又不是每个人都会盯着自家看。
柳家村的人串门的时候,是招呼都不会打的,如果恰好在吃饭,桌上有几个才菜,有没有肉,都会成为大家传小话的点。当然了,一般饭点也很少有人会串门,总归还是要些面子的。
秦嫂端着排骨进去后,刘婷婷见没什么事儿了,端着剔出来油往厨房走去。这些会切块了炼成猪油和渣,刘婷婷盘算着后院的那一丛韭菜也可以割了,到时候跟油渣一起,再打几个鸡蛋,给孩子们包饺子。
想着想着又笑了,到底是不同了,如今她也每日不是想着吃就是想着玩儿,有个人依靠着,感觉自己都不用动脑思考生活的烦心事了似的。
柳明月没有理会秦嫂跟刘婷婷在厨房嘀咕什么,转身进了房间。她手头上已经没有多少正经事儿了,除了定期给阿香开发一些新点心的方子叫她拿去交差,剩下的时间都是琢磨自己的事儿。
工厂为了方便交货,都是在财务那儿交钱,然后领到一张凭证,工厂和提货人一式两份,对得上了才能领到对应的数量。而工厂里头也会适当拿一些作为奖励,一般就是以斤计算,一三五都有的,阿香每个月能领回来不少。
其实光是方子的奖励,都够一家子吃了,偶尔多了还能匀一些给村里头其他人。
最近柳明月有些惆怅的是自己的未来问题,家里头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她发挥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常常会有失落的感觉。
尤其是孩子长大之后,这种感觉就更是明显。
很长时间以来她都在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她不能只是依据着记忆中的那几个时间点行事,重来一生,已经避开了曾经的一些坏事情,那么对于未来,也要有所改变,最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作为被养在深闺,甚少出来行走,后来落难后吃尽苦头的柳明月而言,喜好是非常奢侈的东西。
她看着陈梓湘沉迷于做点心,偶尔练书法,看着陈梓澜日复一日练二胡,学习之余也要抽时间练习,看着陈梓旻一个小小的男娃娃在书房能一坐就是一日,很多时候是很羞愧的。
她觉得自己本质上还是曾经那个小脚老太太,别看如今似乎挺风光的样子,可根本没有多少改变。
未来是什么,该是什么样子,她自己也挺慌的。
莫名的就想到了徐志明,想到了钱安。他们都是被时事造就的人,要不是因为解放了,徐志明不会退伍返乡,要不是改制了,他不会有如今质的变化,钱安也是如此。甚至连老陈头,因为自己做出的这些变化,跟上辈子有了巨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