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位也挑好了自己想要的,都挺知礼的,按着常丹给建议的换到了合适的量。柳明月很大方地表示以后还可以来,这样,有新增了俩客户。
等人走了,柳明月才兴奋地将刚得的好东西提到厨房去,“这可是猴头菇,晚上炖一个,剩下的晒干了以后可以煮汤。”她想了想,家里头还有几根排骨呢,便跟秦嫂商量道:“晚上还是煮面条吧,好久没有吃手擀面了,放几个鸭蛋下去,劲道呢。”
然后猴头菇跟排骨熬汤底,上头再马上一些酸豆角炒肉当浇头,配上一勺浓浓的自制的牛肉酱,简直不要太完美。
一想到这儿,柳明月自己先流了口水。
等秦嫂点头后,她又想到自己的打算,柳明月还是嘱咐了一句:“到时候估计村里头来的人不少,你看着给换就成。”她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计划了,估计靠着换这些日用品,她就能够不愁饭桌上的菜了,毕竟村人们拿来的大约都是自家产的农产品。
第四十二章
很快就迎来了夏收, 今年地多了些,需要忙活儿的事儿也多了许多,虽然有了刘婷婷这个帮手, 可还是有得忙。村里头好些个主要劳壮力都是要上班的,于是就衍生了一个新职业, 帮工。
自建国后的一项项特殊政策进行后,现在的农村里头人人都有土地, 家家户户都按着人口的多寡分得了田地,闲散的人就少了。可总有照顾不到的,或者是根本也就没有田地分的人外出来讨生活。
以往他们是不会来柳家村的, 今年情况不同, 柳立成早早就找人打了招呼,特意给请了一些回来。
柳明月知道以后,单独去跟柳立成聊, 都不用老陈头开口, 就给她家单留两个人来。有了这么俩人, 基本上夏收就没有问题了。柳明月种的东西杂,也不赶时间,等着他们在其他地方忙完这才轮到她家。
她也没有特殊照顾,而是依着规矩给他们钱和一些粮食作为回报,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饭食会比其他人家要好上许多而已。
都是正当年的壮汉, 手脚麻利地很, 就这点活儿,三两日就给收拾出来了,还顺带帮着搭建沼气池。
要知道这一片可不是中心地区,靠山不说,本来也不是富庶的地儿, 通电那是还有些远。柳明月自己反正是很清楚的记得,得到几年后大运动开始了,才通电。为了能够用上灯以及“瓦斯”,从农家的土灶里头解放出来,她给老陈头详细说了这东西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