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即使有再多的不合适, 即使有再多的风险,老陈头都决定试一试。他没有跟柳明月打招呼,而是出了一趟门, 将生意上的事儿给办了,然后去找了徐掌柜。

这件事还是得有人牵头, 按照本地的习俗,将流程走一遍。而他自己不亲自出面, 也是给个缓冲,别到时候人家钱安根本不愿意,都这么熟悉了, 还有生意上的往来, 再来往时带着疙瘩。

当然了,老陈头也是稍微试探过了,知道钱安对柳明月并不排斥。但是作为朋友不排斥可不代表着愿意发展成为另一半, 老陈头甚至也不确定徐掌柜的态度, 还所以才亲自走这么一遭。

两人都是一样的性子, 若是任其发展,只怕这辈子都得打光棍儿。可是作为长辈,怎么忍心看着他们这个样子。

钱安条件的确是好,人也长得很好, 扑上来的女人多得是, 他的选择面也广些。可挑了这么长时间都没个结果, 可见也不是个讲求外在这些条条框框的人。至于柳明月,老陈头觉得钱安就挺符合她提的那几点要求。

人长得好,喝过洋墨水,性格也好,家世好且没负累, 是妥妥的钻石王老五。而且两人年纪相当,彼此认识,知根知底,若是能成,绝对是一桩美谈。

前提就是,钱安不介意柳明月曾经跟过陈地主且还带着他的四个孩子。这会儿老陈头倒是有些后悔了,当初就不应该让柳明月一意孤行,放出那么多风声,叫大家对她的事儿争议不休,生生传出不少的乱七八糟的闲话来。

现在可好,真到了关键时刻,如果不是事先熟知他们的人家,都容易误会。介绍的几个人里头就有因为这些外界的传言而黄掉的。他走这一趟跟徐掌柜提前透气,也是为了防止各种误会就是了。

而在家忙着孩子们的归宿问题的柳明月,却不知道原来老陈头起了要撮合她跟钱安的想法。

如今中小学扩招停止,她打听过,已经有少部分所谓的积极分子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上山下乡去了。上头的政策似乎也一天一个样子,柳明月觉得是时候考虑孩子们的未来了。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孩子们都把户口落在了柳家村,以农村户口入学。等大运动爆发的时候,两个大孩子也到了可以安排工作的时候,村里头的好岗位不能去抢,但是轻松些的还是能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