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都是靠天吃饭,即使挣扎着成了镇上的工人, 年景不好的时候也难过得很。
因着柳明月带着孩子在村里头住着,钱安自然是常常会回来。老陈头不乐意待在家里, 便时常拉着钱安出去,这家坐坐,那家晃晃, 聊聊天, 说说事儿,总有属于他们的乐趣。
最近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好些人都乐意在村口的柳树下坐着, 早春时柳立成带着人种下了一批早熟的粮食, 收成之后, 赶紧又安排下一波种植工作。眼下田里的稻苗还未成熟,各家各户的菜园子里品种丰富,不用为吃食发愁了,大家也有闲情逸致坐下来闲聊了。
作为话题中心的钱安显然是时常被逮着发表演讲, 说来说去总归是那些事儿。大家都乐意听他在外求学时候的经历, 或者是钱家以往的光辉历史, 又或者是他当上供销社主任后外出采购发生的一些趣事。
哪怕话题常常被钱安带跑偏了,但还是能从这些话题中看到大家的需求。
这个时候想要富可不是特别容易,田地就这么多,作物就这几种,加上运输条件受限, 温饱是能够保证,可要发家致富,还得想别的办法。
从前办着的家禽厂如今也在呢,甚至发扬光大了,扩大后就不仅仅是养猪,还有鸡鸭鹅等,每日都需要好些半大的小伙子上山采野菜才能供得上。村里好些人家跟着柳明月他们种果树,后来划到村里之后,便由大家伙儿合力公营。池塘的鱼,种桑养蚕等等,只要勤快,加上时间,其实也是能够积攒一些财富的。
钱安时常宽慰村人,将这些事情一讲再讲,大家可乐意听了,似乎他描绘的画面就在眼前似的。
农家人没多少追求,偶尔听听钱安说说养儿育女的事儿,多多少少对他们有些触动,并且有了一定的改变。村里的孩子们如今能够送去上学的都去了,别说是镇上的工厂,哪怕是多识的几个字,日后不至于做了睁眼瞎,他们也是高兴的。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提现在很多方面,在柳明月和钱安不知不觉间,他们也成了能够影响别人的人了。
柳明月可不管这么许多,她可忙了,每日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的,尤其如今家里分开过了之后。
她毕竟已经出嫁,小祥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他的岳母还跟着来家里住了,再一起吃饭总觉得怪怪的。老陈头前些日子便做主,住还是照旧,可各家自己开火,他暂时还是跟着柳明月他们吃饭。
想来老陈头也是为了避嫌,柳明月想了想便答应了。
这些事情她做得来,且家里还有老陈头偶尔搭把手,并不算很忙。当然了,除了一日三餐以及爱爱小朋友之外,她还得忙活其他事儿。陈梓湘姐妹俩翻过年就要毕业了,这会儿安排了实习的单位,可不得给她们准备一些要用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