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了英国的订单, 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站在了德国的对立面。
除非未来美国宣布站在以德国为首的军事同盟那边, 否则与曼弗雷德之间, 便不再仅仅是朋友了。
“从空军所持有的飞机数量上来看, 法国有一百五十多架, 俄国有二百六十多架,英国更多。而另一边的联盟,军事上基本就是完全倚靠德国,而全德国所拥有的飞机也不过在二百三十架左右,从数量上来说根本就没什么优势可言。”
对于两大军事联盟在空战配备上的状况,奥利弗可谓是如数家珍。虽然不清楚他是如何得到这些情报的,但如果是他的话似乎可以知道任何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听着他说出的那一连串数据,艾琳感觉他是更倾向于以英法俄为首的后世所称的“协约国”联盟的:
“你觉得以德国为首的那个联盟会输,是吗?”
“从武器配备数量上来说,德国确实没太大优势,但也并不能因此断定德国会一败涂地,不然如果明知是死路一条,德皇也不会这么毫无忌惮地就同英法俄联盟对抗。”
奥利弗摇了摇头,轻笑了一声道:
“不说别的,就说德国士兵的战斗力,想要杀死一个德国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会是一比一等值的。比如我们那位老朋友曼弗雷德,只要是在空中作战,他哪怕以一敌十都没问题。所以……我作为一位优秀且贴心的合作伙伴,是不是也该为购买我飞机的客户多考虑一下,比如该对飞机进行怎样的改良才能更好地把那位德军王牌飞行员给打下来。”
虽然嘴上说着狠话,但是早已摸清他脾性的艾琳很清楚,他嘴上说的话有多狠,内心深处就有多希望曼弗雷德在经历无数的险境后依然能够活下来。
这时,艾琳看到桌上摊开的各种报纸里,夹杂着一封书信。
“这是……”艾琳拿起那张信纸,看着上面那刚劲有力的字迹。
奥利弗:“是曼弗雷德前段时间寄来的信,写信是在上个月月底的时候……就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没多久,他也嗅到了即将到来的火.药味儿。”
艾琳细细读着这封很长很长的信,尤其是信的最后那段话——
“作为一个军人,在战场上拼杀是我应该为我的祖国所献上的忠诚,但我更希望的是和平的到来。我不知道战争能否带来和平,但我会一直期待着。”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为支持作为盟友的塞尔维亚,俄国宣布军事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11月4日,奥利弗在医院产房门外焦急不安却又怀着一份难以言喻的期待,期待着自己第一个孩子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