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江楷摸了摸床边的外套口袋,里面是他们的证件,昨天来订旅社时收好放里边的,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都在他这里放着。

……

旅社第一晚睡得并不好,闹钟还没响两人都提前醒来了,洗漱完赶回家照例卖早点。

卖完早点苏简去上班,江楷招呼施工队。

他在街边买了两包烟和一点散装茶叶。请人干活尽管给了钱,烟和茶也要备好,才显得主人家不小气。

反正当地人都有这个习惯,江楷也不想搞特殊。

他又是卖早餐午餐的,早餐都给几个施工工人留了一份,午餐他只要做,也准备顺便给他们做一份。

他知道这些农民工工钱并不高,他们挣点钱恨不得每一分都攒下来寄回家。给他们解决早午餐,对他来说只是顺手的事,但对他们来说一天省下一两块钱也已经不少了。

他做的早午餐都是小吃,几位工人干体力活不是很顶饿,所以他还买了些馒头花卷回来,让他们吃了美味的小吃后每人再塞两个馒头下肚,干活才有力气。

今天施工第一天,计划的任务是先把门面的墙拆掉,再将承重加固。

活计相对简单,不用一直盯着。施工工人开始干活,江楷也出门去办存折存钱。

离这里几百米处就有一家邮政储蓄的营业厅。江楷走进去,里面很冷清,没什么人。

大井城很小,这时候银行业务需求也小。

这里很多人家还没解决温饱问题,除了急用的零碎钱,很少有人家有多余的存款。

即使有点存款的人家,也基本以现金的形式放在家里安全的地方,现金存款超过五千块的人家才会考虑去办一本存折。

而且不管谁家去银行开户办存折存钱,都是以一户人家为单位,所以银行账户的总数很少,业务量就显得更少了。

有存折的人家先不论有多少钱,走在街上都要比别人高一头,要是存折里能到五位数,那可不得了,妥妥的万元户,是很骄傲的一件事。

别以为万元户只有七八十年代算有钱人家,也是分地方的,在大井城,九十年代的万元户也算得上有钱人家了。

也正因为如此,全城的银行连四大行都没入驻全,只有农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而且加起来也没几个营业厅。要不是江楷他们家这里属于市中心,还不会离这么近就有一个。

存钱要先填表,江楷从兜里拿出证件,填的是苏简的身份证,以她的身份开了存折账户,把钱存了进去。

晚上苏简下班回家,第一时间拿存折看,她还没见过存折长什么样,有点稀奇。

其实苏家早就有存折了,不过只有苏和平和林凤兰才能碰,苏简只在以前远远的看到过他们在房间里翻存折,里面长什么样她没看清,也不知道他们存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