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好,那就先找找人, 确定能做再来买。”他附和苏简道。

为了保险起见,他给皮革厂的领导留了联系方式,如果皮革厂要被拆掉就提前给他打电话,如果有别人来买, 也提前通知他,他答应可以给出比别人高的价格。

同时也请潘阳帮忙留意,有什么动静就通知他们。

第二天江楷就出发前往皮具城, 新建美食城的事情由苏简留下来盯着。

他先来到省城,回家收拾了点东西,便出门直奔火车站。买了一张卧铺,一个下午加一晚上就到达隔壁省的皮具城。

皮具加工和批发的地方在城边的一块地方,地方很大,人也很多。

毕竟现在还是九十年代,这地方建得还不是很规范,江楷走到地方一看,一眼望去有些杂乱无章的感觉。

仔细一看,倒也能很容易看出是分了区的,生产区、交易区、批发区,连设计创新交流区都有。

江楷往里走,大部分生产区都是很多小规模的小厂家及小作坊,真正有点实力的厂家,都在旁边盖起两三层的厂房。

小厂房可以随便进去看,大厂房一般是不让进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产品展示区域,提供给批发商及合作商参观洽谈。

一早下火车后就过来这里,时间还早,江楷不着急,决定先看看有实力的厂家,调研一下它们的设计和生产水平。

他逛了一圈,发现即使看起来很有实力的生产商,他们的产品也普遍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出彩的东西。看得出来他们的定位,就是给有需求的普通人群消费的。

真正产品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家给国外时尚品牌代工的工厂。

这个倒并不让江楷感到意外,毕竟这些东西国外发展得早,要成熟很多。再说这家代工的是时尚品牌,设计的样式自然也要与众不同,时尚元素要多很多,审美也更加前卫。

大概逛了一遍,对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和设计水平有了一个总体认识,江楷才走向最终的目的地——设计创新交流区。

那是一间长条形的建筑,隔成了很多小房间,是一间间的小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之间也没有墙,里面的人可以相互交流,看起来很开放,也很自由。

每间工作室头上都挂着一块小木板,上面写着工作室名称,看上去有些文艺。

每间工作室里,挂着一件件他们自己设计的样品,有的是衣服,有的是包包和皮夹子,还有皮鞋之类的。

这些工作室主要给一下厂家,尤其是小厂和小作坊提供款式设计,除了工作室的主人,里面也会有很多来学习的年轻人。

他们之间平时除了接活干活,有空的时候就互相学习交流,设计一些有趣的东西出来。

样品就是水平的体现,为了寻找高水平的人才,江楷看得专注,别说是每间工作室,就是每件样品,他都看得极其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