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蹬着一辆三轮车往租住的地方赶去的苏向扬,就接到了李老师的电话。
苏向扬的姥姥会骑三轮车,她以前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小三轮。
苏向扬小时候,他姥姥会骑着三轮车送他去上学,也会骑着三轮车,载着他和他表弟表妹,一起去镇上玩。
他姥姥时常收了自家地里种的蔬菜去镇上卖,一毛两毛地赚一点辛苦钱,有了钱就带他们去镇上,给他们买小吃零食吃。
馄饨、包子、臭豆腐、萝卜丝饼……不管是什么,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现在那辆三轮车已经很旧了,在乡下搁着,大老远去拿来市里没必要,苏向扬就给她买了一辆新的代步用。
这种三轮车也就老人会骑,一般没什么人偷,买新的也无所谓。
苏向扬在路边停车,接了李老师的电话。
他记得他当初的同事,最怕老师打电话过来,因为老师打电话联系家长,大概率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不好。
可能是上课吵闹,可能是考试没考好,可能是回家作业没做……
但他不一样。
季卫言的老师给他打电话,是为了告诉他,季卫言这次期中考,能考年级第一。
苏向扬一个没控制住,就对着电话那头的老师说的有点多:“李老师,我家卫言虽然没到学校里上课,但他很努力,每天都有在片场学习。”
“你放心,他不会荒废学业的,他特别热爱学习。”
“这孩子特别乖,做什么都认真,别人拍完戏都去休息了,就他在休息室里做作业。”
“他之前演戏受伤了,晚上还不忘学习……”
“你是不知道,他不止自学了高一的课程,高二高三的也都学了,我让他做高考模拟卷,他数学能做一百二十几分!”
……
李老师茫然了,他打了电话之后都没说几句话,光在那里听苏向扬夸季卫言了。
不过跟苏向扬聊了聊,他倒是对季卫言放心很多。
多努力的孩子啊!李老师都被感动了。
苏向扬挂了电话,心情很好地来到他租住的地方,就见他姥姥姥爷正在跟别人说他:“我外孙特别孝顺,你看刚工作没几个月,就花那么多钱租个好房子给我们住。”
“他可聪明了,从小就考第一名,可惜家里条件不好,没让他去上大学。”
“他现在学了一门手艺,工作很辛苦,但从不叫苦!”
“他总给我们买东西,让他别买他也不听……”
……
虽然说的话不太一样,但他姥姥姥爷夸他的口气,跟他之前夸季卫言的口气,当真是一模一样。
不愧是他姥姥姥爷,像他!
苏向扬笑着过去打招呼,把新三轮车给他姥姥:“阿公阿婆,我给你们买了一辆三轮车,这样你们出门的时候,方便一点。”
“你这孩子,总共没几个钱,还给我们买三轮车。”周小花一边责怪,一边笑开了花,然后又拿着三轮车做道具,跟人夸外孙去了。
苏向扬知道肯定会这样。
他刚才特地把三轮车骑过去,就为了让他姥姥姥爷可以多个“炫耀”话题。
他姥姥姥爷这个年纪老人出生在战乱年代,没读过什么书,看电视都看不太懂,生活的乐趣可能就是跟人聊天,说说儿女孙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