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都差不多啦……”
满意地环视教堂一圈,小安德烈将手中的破布放回了原处。
“现在,就差准备溪水了……”说着,小安德烈走近讲坛,和吴清晨一起,将放在上方的水坛搬了下来。
两人合力将水坛搬出教堂,在门口的石阶处,将前一天的“剩水”倒进野草地,然后顺着一条斜斜向下的小径,走到了溪边。
洗净、装水、用外袍擦干表面,完成这些惯常的步骤,两人重新抬起水坛,走向返回教堂的方向。
从溪边走出大约十几步的时候,走在右边的吴清晨,捧住水坛的双臂,忽然感觉到一阵微微的微颤。
来了!
这是来自于小安德烈的微抖。
这是吴清晨早有心理准备,或者说早已等候多时的微颤。
这条连接教堂和溪流的小径,在吴清晨和小安德烈此刻站立的位置,正前方大约一米左右,两人回去的必经之处,有一级自然形成的,比整条小径其他位置都要高出许多的泥阶。
这一级泥阶,吴清晨已相当眼熟。
就在昨天下午,或者说就在地球时间2012年5月13日的下午。
这一级泥阶,吴清晨已经在地球“艾克丽村庄模拟基地”的对应位置,上上下下了二三十次。
目标,正是小安德烈此刻的微颤。
或者是曾经在这里摔倒,或者是曾经在这里差点摔倒,又或者是单纯的恐惧这个高度……
采用最高精度的摄影机,最高精度的动作捕捉仪,以及其他同样最高精度的相关仪器,地球团队,可以精确计算出天空巨幕出现的每一根草的直径,每一片木屑的体积,每一个人的表情、心跳、呼吸频率……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