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屏县,夜里已经有些凉,不过围着火堆,喝着竹筒里的热汤,众人还是觉得满足。
一时间也有了八卦的心思。
“你说,少爷放着好好的翰林院不呆,为什么非要外任?还来了这么一个偏远之地?”一个护卫有些不解的开口说道。
便有人接话说:“这谁能知道呢?而且我看少爷这一路也古怪的很,你说他买一些衣衫首饰也就算了,竟然还买了不少鸡鸭鹅这样的活物,也不是吃的,还让我们好生照料。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谁说不是呢?”
“要我说,你们也别想了。我们少爷是何等人物,十六岁的状元郎,还六元及第,这可是我们大宁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人,这等人才的心思,岂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够摸透的。”有人如是的劝说道。
他这话瞬间就引得众人的附和赞同。
不过私下讨论上司到底有些不妥,这些护卫很快也就转换了话题。
第二天,天色大亮,又吃了早饭,这才接着赶路。
因为已经在屏县地界里,所以一行人也轻松了许多,巳时初刻,便顺利的到达了县城。
“这里也太穷了吧?”
这一路上,十二虽然长了不少见识,但也没想到屏县竟然比他想的还要差一些。县城的主干道上都是坑坑洼洼,很有些不平,房子也破旧,百姓更不用说,这一路走来他连一个穿新衣的都没有见到,过得竟然还不如府里的三等丫头婆子。
这让十二一时有些唏嘘,也更加想不透,自家少爷放着好好的富贵生活不过,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来这里受苦受累?
“会富起来的。”阿瑶看了十二一眼,如是的开口说道。
新任的县令到达,府衙那边早就得了消息,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以主簿为首的众人,在看到阿瑶大大小小的行礼还有众多的人员,面上虽然是诚惶诚恐,但心里却是高兴的。在看到阿瑶后,这种高兴更要实质性了,本来知道接任县令的是个才十六岁的小子,他们就暗喜不已。
年纪小了好啊!
好糊弄,而且听说还是富贵人家长出来的公子哥儿。
这样就更不用担心了。
像是这种高门里的公子哥儿,哪有什么真才实学,多半是被人吹捧出来的?他们只需要哄着敬着一些,那这屏县就还是他们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