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邦有三儿一女,孩子多,家里还有两个老人要赡养,家里穷的好呢。
而顾之瑶则是在改革开放后,夫妻俩,放弃了铁饭碗的工作,开始经商,凭借着跑服装生意,虽然不能说赚了大钱,但也有了自己的服装店,还买了门面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顾家还不得贴上来啊!
不出所料。
顾之瑶在答应了顾奶奶原谅顾父后,才过了顾奶奶的热孝,顾建邦夫妻便被顾父带着,上门了,说是要借钱,家里四个孩子都要念书,他的身体不好,也要吃药,她的日子过得好,又是长姐,可不得多帮衬一下。
气的顾之瑶大骂没脸皮。
但骂过之后,却又无可奈何,顾之瑶如今在做生意,再加上她的女儿,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可不敢像以前一般,不管不顾,只能借了钱,虽然让他们打了欠条,但心里顾之瑶心里清楚,钱多半是要不回来的。
借钱这种事,尤其是亲人之间,是不能放纵的,不然有一就有二。
顾之瑶被顾家彻底给缠上了。
由顾父打头,不给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反正顾父和顾母年纪大了,为了给儿子减轻负担,脸面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顾之瑶就在在一次被顾家人纠缠中,不小心从楼梯上跌落下来,磕到了脑袋,就这么没了,在闭上眼睛前,顾之瑶却想到了顾之琳。
当初,她答应把工作让给顾建邦,甚至还下了乡,并且一走再也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死还是活?顾之瑶还暗暗的在心里叹息过一回,觉得顾之琳傻,但现在看来,傻的是自己才对,若是知道有如今,她当初就应该也和顾之琳一样,直接下乡,一走了之,再也不要回来,或许她的人生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
也已经接受了原主所有记忆的顾之琳,发现自己和原主的性格实在相差的大,她不可能装上一辈子,倒不如遂了顾父顾母的遗愿,把工作让出来,自己再去下乡做个知青。
做知青虽然辛苦,但却可以避开顾家人,如今是七三年,距离高考恢复还有四年的时间。
到时候再回来,即便是性情有所转变,也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有了如此的决断。
这一日,晚饭的时候,顾之琳在面对顾母的再次询问时,佯装犹豫不舍后,还是在顾父顾母期盼的眼神中,点头答应了下来。
“琳琳,你可真是妈的好女儿,就知道你最是心疼弟弟了,不像是有的人,冷心冷肺。”顾母见顾之琳点头答应下来,顿时大喜过望,连连的开口夸奖顾之琳的同时,也没忘记在指桑骂槐一番。
“可不是吗?有的人,自己没本事,就惦记着别人的工作,哎,也不知道这人的女儿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居然摊上这么一个亲妈,翠姨,你说是不是?”阿瑶才不愿意吃这么亏呢,当即开口说道。
指桑骂槐嘛!
就跟谁不会一样。
“死丫头,你说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