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点点头,赞同道:“平安一个人读书,是单生了一些,挑几个伴读陪着,是个不错的注意。”
建明帝想起儿子白嫩的小脸,心就软了下来,出口的话也更柔和,“是啊!一个人读书,是苦闷了一点,何该多挑选几个伴读才行,而且年纪不能太大,不然闲暇之余和平安怕玩不到一起,年纪也不能太小,不然太闹腾,没法子照顾平安不说,还要平安照顾,这就不好了。大上两三岁,就是正好的年纪。”
“这些陛下安排就好。”在平安的教育上,阿瑶是一向不大插手的,且她也相信建明帝的眼光,必定会选出适合的伴读。
不过她还是多问了一句,“……不知陛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倒是有了几个不错的,沈大人家的小孙子,还有周大人家的小儿子,恩……叶阁老的嫡次孙,都不错,最大的七岁,最小的也有六岁,这几家都是书香门第,教养出来的孩子,必定不会差。”建明帝开口说道,“……对了,还有治弟的幼子,也是不错的。”
说着又带了些许遗憾和感叹的说道,“说起来瑞王世子妃也是不争气,连生两胎,却都是女儿,若是她能一举得男的话,今年也有五岁了,年岁上也正好……”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这般评价侄媳妇到底是有些不妥,所以建明帝很快就转换了话题,“……不过治弟的幼子也不错,朕见过一次,很是聪明伶俐,想来他们兄弟很能玩到一处的。”
语气很是感叹。
听着建明帝这番话,让
阿瑶也不得不在心里也感叹一番,贺衍还真的挺厉害的!其他不说,这收拢人心的本事就不错。
自平安出生,日渐长大,身体健康又聪明伶俐,建明帝看几个侄子就不大顺眼起来,一直都想要寻个借口,让他们出宫,但一直都没成。大臣们虽然看好平安,但他的年纪到底太小,来日能不能长成,还是两说,若是有个万一,到时候……脸面上可不大好看。
这让建明帝心有不愉,但也不得不承认,是实话。
只是让几个侄子一直留在宫里,他着实有些不悦,最后还是贺衍主动的开口提出来,说是想要出宫回府,说是在宫里已经有两、三年,也该回去孝敬父母,教养儿女。
那个时候,恰逢贺衍的次女出生,而且瑞王贺治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身体也有些不舒坦。
理由寻的合情又合理。
让朝臣们和宗室那边无话可说,这让建明帝满意不已,几个侄子中,他本就更看重贺衍一些,如今他有了麟儿又是他第一个提出要归家的,并且连理由寻得都这般光明正大,这勾起了建明帝的一些愧疚心。
警惕是真的,防备也是真的,不过愧疚也是真的。
尤其是,
贺衍走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像是其他几个,还是犹犹豫豫,能拖一天就拖上一天。
有了这些人的对比,越发显得贺衍的行为难得,也让建明帝的心里更感叹,有意补偿,本来贺衍做为亲王世子,将来承袭爵位,也只是郡王,不过建明帝感叹他知情识趣,便下旨,等他袭爵,不必降等,依旧是瑞王。
甚至还嫌弃不够,还想要恢复兰惠的郡主之位,不过自然被阿瑶给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