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汝水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利。
陈胜的起义军彻底击败三大节度使之后,注意到粮草充足的河洛地区。
攻下伊水县,然后经过狭窄的伊阙关,就可以抵达夏县所在的伊洛平原。
“据说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人数已经到了六十万。如果他们携家带口来攻,我们伊水县这5000兵马,难以守住。”
县令杜牧对此感到悲观。
陈胜和吴广采取的是人海战术,而且他们的天赋还可以将乡勇转职为农民起义军,壮大队伍。
伊水县的5000兵马,不算是精锐,基本上全部是低阶兵种,维持治安和讨伐小股山贼还行,对付十几万起义军就难了。
陈胜和吴广扫灭汝水上游大大小小的势力,缴获了不少精良的兵器和盔甲,已经不是初期的农民起义军。
“向夏县求援,夏县应该可以调来一万兵马,足以守住此地了。”
蒋钦轻视陈胜的起义军,认为15000兵力,可以挡住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军。
杜牧进行推论:“陈胜和吴广二人粮草不济,我们坚壁清野,陈胜、吴广必败。”
一个驿站的小吏紧急来报:“两位大人,主公决定从关中回师,镇压陈胜、吴广!”
杜牧和蒋钦二人对视,看来陈胜、吴广这回摊上大事了。
夏镇,张华趁着唐玄宗和安禄山拉锯期间,暗中带领一万骑兵,从崤山北道,经过潼关、函谷关,回到夏镇,见到了繁荣的夏镇。
张华离开之后,委任范仲淹为县令,成功将夏镇升级为三级镇子,与目前唐玄宗的长安镇在一个级别。
“主公离开数月,征战关中,似乎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