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当飞军和乞活军坐镇北境,张华这才腾出手来,对付唐玄宗和秦孝公。
范仲淹从河洛传来消息,主要上报三件事,其一,孙策与袁绍在朝歌交战。
其二,努尔哈赤击败朱由检,朱由检向范仲淹求援,但范仲淹的兵力只能固守河洛,无力出虎牢关。即使范仲淹勉强出兵,在平原地形也会被八旗骑兵冲垮。
其三,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设立,范仲淹计划开科举,选拔人才,进入应天书院培养,提高他们的基础属性和天赋。
换而言之,只要人口数量足够多,筛选出一批潜质较好的人才,进入应天书院,他们的基本属性可以更高,也有可能觉醒天赋,甚至是领悟第二天赋、第三天赋。
如此一来,一些后人,也有可能诞生名将,不至于断层。
张华认可范仲淹的决定,于是让范仲淹筹备第一届科举,并且决定笔试的科目。
科举分为文举、武举。
在张华的强调下,文举除了文史,还要考核法令、算术、时策、经济、天文、地理等实用科目,并且降低诗词歌赋、儒家经典的比重,提升法家、墨家、农家的地位。
武举考虑举重、骑射、步射,还要考核兵法。
纸上谈兵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武将要掌握基本的兵法。
至于如何灵活运用,是人是鬼,那就看武将的天赋了。
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又比如南宋时期的虞允文,作为没有带兵经验的文官,也是纸上谈兵,却在采石矶以一万八千宋军,击败十五万金兵。
所以说,纸上谈兵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不同的武将,天赋亦有差距。
张华设立科目之后,就由范仲淹在各镇组织科举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