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是梁武帝萧衍的心腹,萧衍暂时借给元颢使用罢了,元颢也不知道陈庆之何时会离开,何时会叛乱。
如果去掉上帝视角,仅仅以元颢的视角来看,那么陈庆之和他的南兵,就是不稳定的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会爆炸。
简而言之,那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很多君王诛杀臣子,譬如白起、韩信、岳飞等人,是因为在他们的视角,这些武将是不稳定的因素,或许认为他们有背叛的想法、某种迹象。
元颢在防备陈庆之,却又要倚重陈庆之的兵战能力,因为元颢势力,能打的武将就只有陈庆之。
也正是因为如此,元颢势力没能成为霸主,只是秦川中等的势力。
元颢言语不善:“为何这么说?”
苏代见元颢有了愤怒、猜忌等情绪,于是煽风点火:“大王为何不借助这次出兵攻打咸阳的机会,让陈庆之和他的南兵担任先锋,与秦军两败俱伤?这样一来,大王不但可以借助这一次机会消耗陈庆之的南兵,削弱其实力,而且大王还可以得到百万人口,招募十万雄兵。到时候,大王就可以不用再倚仗陈庆之了。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在下是在为大王谋划啊。”
苏代的话术天赋开始起到效果,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元颢的想法。
苏代的话术天赋想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找到对方内心的薄弱点。
元颢的薄弱点是对陈庆之的猜忌。
苏代借助这个薄弱点,轻松攻破元颢的心理防线,对其施加影响,元颢还不自知。
或者说,元颢的内心倾向于苏代的提议,只是苏代的天赋,强化了这种倾向。
“你说的很有道理。来人,本王要设宴招待先生。”
元颢被苏代影响,设下盛宴,招待苏代。
苏代被视为上宾,在元颢势力好吃好喝。
他为了接近元颢,花费五百两黄金,怎么也要回一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