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徒弟纷纷露出惊叹的表情。

他们这个老师的才能深不可测,竟然有把握快速吃透张华下令颁布的科举教材,还要帮助他们通过科举。

张华为了科举而准备的教材,虽然不深,但涉猎很广,与经济、律法、天文、地理、农业、儒学相关,一般的儒生想要改变思维都不容易,而他们的老师却认为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精髓,可见其能力。

“时辰已经不早了,你们且搭灶做饭吧,我到后院散散心。”

“是。”

这个中年士子遣散众人,来到书院稍显荒芜的后院,里面有不少野草。

他带来的钱财有限,为了盘下这座书院,他几乎是散尽了所有钱财,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雇人修缮后院,只能将就用着。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到底是隐居于市,传授心学?还是出仕为官,扬名立万?”

中年士子闭上双眼,在后院闲逛,脚步却始终落在后院的石头小径上,没有偏移一步。

庭院中的花草,不断在盛开与枯萎之间变化。

后院介于春秋之间的叠加态,不再遵循一岁一枯荣的规律。

如果在前院忙活的徒弟们发现老师的心学境界已经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事物,定会惊讶到目瞪口呆。

只是这些徒弟资质平庸,无法领悟老师逆天级别的天赋,他们只是想着如何通过科举,混个一官半职。

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祯农书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因群生逐长,五谷繁殖。”

“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