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答道:“我游历于西戎之地,当地兵荒马乱,各个诸侯相互攻伐,战乱不断,对我的学说,不感兴趣。倒是法家、纵横家横行。”
禽滑厘感叹:“天下人若是可以兼爱非攻,又何至于各地战乱不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公孙龙点头赞许:“我少有赞同墨家的看法,但这一点,我是认可的。数年来,各地白骨累累,民不聊生,我曾亲眼见到不少城池,遭到屠戮,十室九空。”
兼爱非攻?
张华不用禽滑厘游说,也知道墨家的思想“兼爱非攻”。
墨家与儒家是战国两大显学,其中墨家的主张非常具有浪漫气息,那就是有名的“兼爱非攻”。
墨子提出的理念非常超前,吸引了当时不少人加入墨家,但在战国乱世,这一理念根本行不通。
各个诸侯忙于相互攻伐和扩张,哪里管得着什么兼爱非攻,恨不得你死我活。
因此墨子一死,墨家立即分崩离析,影响力衰退,无法与儒家相比。
现在的局势与战国时期相似,墨家对于各个诸侯来说,有价值的是他们打造军械,以及守城之术。
墨子善守,墨守成规的墨守,就是说明墨家的守城能力。
当时的墨家,可以帮助诸侯进行正义的防守战,影响各国间的胜负。也正是因此,当时墨家的影响力不小。
“兼爱非攻,此理想是好的,只是不适合时势。或许有一天,方可实现如此理念。”
张华认可墨家的兼爱非攻理念,但不代表着张华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实现墨家的抱负。
儒家的大同社会,与墨家的兼爱非攻,都是超前的理念。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