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合纵之事,就这般敲定了,我们约定时间,合纵攻夏。”

苏秦又与范增、刘穆之合谋合纵攻夏的具体时间和部署。

三人都是智力超群的谋士,沟通起来,毫不费力。

司马懿派司马昭前来,参与合纵。

齐国负责合纵的是大臣晏子,明国朱由检派遣名将卢象升,商议合纵之事。

在张华颁布天下动员令之后,关东六国,唐、宋、楚、齐、晋、明,组成合纵军,颁布讨夏檄文,向大夏宣战,开始招兵买马,扩张兵力。

两大军事集团,夏军、合纵军,都在积攒兵马粮草,剑拔弩张。

范增的楚军、齐威王的齐军、朱由检的明军,在青州集结。

司马懿的晋军,在汝南集结。

刘裕的宋军,在新野集结,与司马懿的晋军,成掎角之势。

李世民的唐军,在河东集结,直接威胁张华的大后方——关中。

六国合纵的消息传开,各个州县尽皆震恐。

这六国合纵军,比起当初的太行山十八镇诸侯联军还要强横许多。

太行山十八镇诸侯,有魏文侯、吕布、黄巢、魏延、张须陀、司马越、张梁等等,兵力最强盛的不过十万人,但六国合纵军,有唐太宗李世民、宋武帝刘裕、西楚亚父范增、战国霸主齐威王、宣王司马懿、崇祯皇帝朱由检,实力最强者,兵马超过百万!

司马昭出使楚军营地,完成合纵之事,返回汝南,协助司马懿整顿晋军,准备迎击张华用于进攻汝南的45万夏军。

张华调动张须陀的隋军团,以及王翦、蒙骜、司马错三个秦军团,在许昌屯田,为的正是攻打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