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正气长存,一些魑魅魍魉便难附体侵犯。
这是通往太学的一个标志。
在太学之中,有更为高明的老师讲课,一些知识也能更为通透。
李鸿儒琢磨了许久,只觉自身体浩然正气只能成长到这种地步。
想要进一步成长,那需要他对《九经》理解更多,也需要对自身理解更多。
但李鸿儒想到太学,不免也有几分头疼。
在长安城的四门馆中,有着一千三百位学生的规模,其中八百人属于平民优异子弟,而五百人则是勋爵后代。
但在太学中,这种比率陷入到极大的反差。
太学保持着五百人的规模,其中至少有四百多人属于权贵,而平民数量已经极少。
即便是从四门馆中晋升到太学,那也是世家子弟居多。
但凡进入到太学中修行的平民,无一不是平民中的佼佼者,有着天纵之资。
而此时进入太学的平民,背后也必然站着一位朝廷的贵人。
也就是说,若他想进入到太学,必须找个靠山做担保才方有资格入学。
在太学中,不仅是接触的权贵等阶不同,面临的知识面也有区别。
看多了砍头,李鸿儒觉得朝廷过于凶险,没了多少向往朝廷的心思。
但若向前,又跨越不了这座大山。
他左思右想,只觉难有多少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