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拜耳。
如果把每一个运动员都比喻成砸粗胚的锤子,那么拜耳这把锤子,恐怕一个人就抵得上其他很多人。
毕竟,从纯技术上说,西斯菲尔德能帮王超完善的不过是对付反手位拉球的能力,他对王超最大的贡献其实不在于技术上,而在于攻击强度上。
但拜耳却是个全才,他刚刚那三局球,几乎穷尽了乒乓球运动员所能想到的所有攻击方式,他固然是为了用丰富多彩的变化打出王超的破绽,但同时又何尝不是用各种各样的进攻为王超查漏补缺?
以王超无双天赋的恐怖适应力,只需要拜耳任何一种手段使用超过五次以上,他就能够找到防御的方法,而这三局球加起来总共50多个球,每个球又是十多个回合,这就是六七百个回合,足够王超完成所有的补漏工作了。
再剩下的,就只有强度问题了。
但这就不是拜耳能帮上忙的了,毕竟拜耳真的老了。
所以拜耳没有利用价值了。
可以直接干掉了。
是的,这就是真相。
如此残酷,如此现实。
然而拜耳并不知道这一切。
他还在心头冷笑,眼里还有杀气,他并不在乎自己输一个球,反倒觉得有些得意,因为在他看来,王超到底还是急了,被迫开始反击。
“既然你还是要进攻,那你前三局的防御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现在反击,已经迟了。”
拜耳发球,拿定了主意这次一定要先一步抢到进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