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发短下旋是不想让王超抢先拿到进攻机会。
但他偷长却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偷长这种发球天然存在缺陷,只要对方有所防范就一定可以抢攻,偏偏王超又是个最擅长判断对方发球的人。
所以殊途同归,他到底还是遵循着理论上的被动原理,落入了现实的被动局面。
王超选择拉了一个很惊险的前冲弧圈球,弧度很平,速度飞快,几乎是贴着球网过来,落在罗九这边正手位球台底线大角度。
他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需要掩饰,就是要拉出尽量快的进攻球,逼迫罗九在中台防御,不让罗九重新回到近台。
罗九只能右移,把球拉回去。
王超再拉前冲弧圈球,落点在罗九反手位球台底线大角度。
罗九只能左移,再度把球拉回去。
他在此刻展现了极其精湛的技术,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哪怕人在距离球台足有一米多远的地方,却依然强行变线,把球拉到了王超这边的反手位大角度。
他不想只是自己在被迫移动,他要反过来逼迫王超跟他一起移动。
但中台和近台的区别就在于,当双方同样调动大角度的时候,近台的王超只需要移动一两步,中台的罗九却需要移动五六步。
这个球终于打成了难得的相持球,原因是占据主动的王超故意选择不变招。
足足八个回合的对拉,王超始终完美的掌控着球的落点和轨迹,不让罗九回到桌前,于是在第九次拉球时,罗九终于没能控制好出手的力度,这个球没能精确的落到王超的正手位球台底线,而是稍微过了一寸,直接出了台。
3:4,王超追回一分。
一直在疯狂欢呼的现场观众在这一刻反倒重新坐了下来。
不是这个球不精彩,而是这个球刚好是他们迄今为止唯一能够靠自己看懂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