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宠?”明月看向荣嫔,然后就听到她点点头道,“对啊,就是争宠,不然皇后娘娘您以为宜嫔怎么会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狈?”
“我猜到了这里面肯定是有内情的。”明月道,但是当时她并没有把这件事和争宠扯上关系。
或者说明月当时来不及细想这件事情的内情究竟是什么,毕竟小太子他们回来得实在是有点太及时。
“肯定有内情了。”一说到八卦,荣嫔整个人都来劲儿了,她道,“皇后娘娘您想呀,宜嫔是什么人?就算贵妃娘娘的位份在她之上,也不是说欺负宜嫔就能欺负的。”
“从前您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哪怕掌管六宫事务的人是贵妃娘娘,宜嫔对上贵妃娘娘的时候也是不怵的。”
很难说宜嫔一开始究竟是真的不怵,还是假装不怵,但是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她态度强硬,所以在她得宠的时候,哪怕是佟贵妃,也不敢真的出手打压宜嫔。
因为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不仅不能把宜嫔打压下去,反倒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种事情佟贵妃又不是没有经历过,那时候她刚被册封为贵妃,又掌握着宫权,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原本以为整个后宫的嫔妃都会对她唯命是从。
结果谁知道宜嫔压根不吃她这一套,哪怕拼着两败俱伤的风险也要跟佟贵妃硬碰硬。
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佟贵妃自认为自己是瓷器,而宜嫔只是缸瓦而已,她当然不愿意拼着两败俱伤的风险去打压宜嫔了。
在佟贵妃看来,宜嫔还不够格。
然而别管佟贵妃是怎么想的,事实就是她在大权在握的时候都没能够把宜嫔打压下去,那么佟贵妃现在有可能让宜嫔吃那么大一个哑巴亏吗?
荣嫔觉得可能性不大,她道:“所以依臣妾看来,贵妃娘娘肯定是被宜嫔给利用了,皇后娘娘您瞧好吧,不出意外的话,皇上今天晚上肯定会去翊坤宫的。”
而这就是宜嫔的目的了。
要不然依着宜嫔的性子,她怎么可能让外人看到她“浑身是血”的狼狈模样?
荣嫔说得笃定,显然是对于自己对宜嫔的了解很有把握了,但是说完之后,她才反应过来明月不一定想要听到她说这件事的,当下她看向明月的眼神就透着几分尴尬。
“额,其实也不一定,毕竟皇上那么繁忙,不一定会知道御花园今天发生了什么事的。”荣嫔嘴上是这么说的,但是她忍不住在心底里否认了自己这个说法。
因为这有可能呢?
除非宜嫔把这个消息死死捂住了,但是她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之前就不可能把自己“浑身是血”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了。
即便皇上没有主动打听,荣嫔想,宜嫔也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消息传到皇上耳边的。
“要不然咱们想办法拦住这个消息传到皇上那儿?”荣嫔给明月出主意。
“为什么要拦住?”明月对于荣嫔这个建议忍不住笑了,她道,“昨日我无意抢宜嫔的风头,但是今日我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就相当于跟宜嫔撕破脸了。”
毕竟昨天的事情认真算起来,真的不怪明月,别说她因为昨天是她嫁给康熙半周年的日子而沉浸在自己还活着的兴奋当中,就算昨天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日子,没有任何的纪念意义,明月也不会主动把康熙往翊坤宫“赶”。
因为明月由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做一位贤惠的皇后,更没有想过名留千史。
皇后的身份于明月而言,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她可以为了这份职业而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是她不会为了这份职业而做出违背自己个人意愿的事情。
很显然,对于明月来说,为了刷名声,而把康熙推给别的女人,这种事情是违背了她个人意愿的。
当然了,明月是不会主动把康熙推给别的女人没错,但是这不代表她会主动把康熙从别的女人那儿抢回来的。
因为明月对康熙这位枕边人并没有任何的占有欲,她道:“而且宜嫔不是向来得宠吗?这次她还平安地给皇上添了一个小阿哥,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便是没有今天这一出,只怕皇上今天晚上也会去翊坤宫的。”
其实明月现在认真回想了一下,她也没有想通康熙昨天晚上为什么会带着小太子出现在她的坤宁宫,甚至在她这儿留宿。
不过没有想通也没关系,明月觉得依照康熙的性子,只要宜嫔没有失宠的话,那么今天晚上康熙肯定不会再让宜嫔颜面扫地的。
毕竟为了让康熙去一趟翊坤宫,宜嫔甚至都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了。
听到明月这话,荣嫔顿时“哎呦”了一声,她道:“皇后娘娘您说什么呢?跟您比起来,宜嫔那算哪门子的得宠?”
荣嫔这话算不上是拍马屁,因为有心的人早就发现了,康熙自从和明月大婚之后,一次绿头牌都没有翻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半年的时间里,明月完完全全是备受康熙独宠的。
虽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一开始的第一个月,康熙为了表示对明月这位新皇后的重视而一个月都留宿坤宁宫,旋即又发生纯亲王病重,京师等多个地方发生地龙翻身,无数灾民涌入京城等等的各种事情,导致康熙并没有心思翻绿头牌。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半年的时间里确实是只有明月一个人得到了康熙的宠爱,所以荣嫔才会觉得跟明月比起来,宜嫔那儿压根算不上得宠。
毕竟宜嫔升职的速度再快,能比直接当上皇后的明月快?
毕竟宜嫔再是得宠,能比半年独得圣宠的明月更得宠?
要是都没有,那怎么能够跟明月相提并论呢?
荣嫔觉得自己现在也就是因为失宠了,没有再想过争宠的事情,所以才能那么淡然地接受这个事实,甚至跟明月这个当事人说起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