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在这个人均寿命并不长的朝代,谁知道太皇太后还有没有机会过明年的大寿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明月这样知道历史的(虽然这里已经是平行世界了),尤其是大清还是以孝治天下。
“所以我在想,皇玛嬷这次的寿宴或许我们可以办得有意义一点。”
这就跟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一个道理了。
“怎么样办得有意义一点?”康熙顺着明月的话问。
“皇玛嬷是蒙古人,可是京城离科尔沁那么远,我们总不可能去一趟科尔沁给皇玛嬷庆生的,但是在京城近郊不是有一个南苑吗?咱们可以在皇玛嬷寿辰那一天,陪她去南苑给她庆生呀。”
明月笑着道,“到时候我们还可以穿上蒙古服饰,让人做一些蒙古美食,让皇玛嬷一解思乡之情。”
康熙原本也只是顺口问问的,结果却没想到明月真的想出了这样一个好主意。他认真地想了想,觉得太皇太后今年的寿宴要是真的照着明月这么办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够办到太皇太后的心坎上。
“好,就照着你说的办。”康熙笑着问明月,“不过皇玛嬷的寿辰就快到了,临时改为去南苑举办皇玛嬷的寿宴,时间来得及吗?”
“来得及。”明月道,“我已经提前让内务府的人去南苑视察环境了。”
虽然明月当时并不确定康熙会不会同意她这个主意,但是提前做好准备也不是什么坏事。要是他不同意的话,那么顶多就是让内务府的人白走一趟而已。
“就是不知道皇玛嬷到时候会不会喜欢。”
明月这个问题,在太皇太后寿辰的那一天得到了答案。
因为要给太皇太后一个惊喜的原因,所以直到二月初八这一天,太皇太后都不知道自己今年的寿宴是在南苑举办的。
这一天早上,太皇太后和往常一样起身洗漱,结果却没想到自己一睁眼,看到慈宁宫伺候的宫女们居然和往日不一样,都是穿着蒙古袍。
“你们怎么突然这么穿了?”太皇太后看到这一幕,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笑。
“不止奴才们这么穿。”苏麻喇一边说着,一边捧着一套蒙古袍过来,她道,“这是皇后娘娘特意让人给您做的蒙古袍,您快换上看看吧。”
“这难道是皇后给哀家的惊喜吗?”太皇太后笑了笑,然后在宫女的伺候下换上了新做的蒙古袍,她低头看了一眼衣裳的做工,然后笃定地道,“这一定不是皇后亲手做的。”
毕竟明月的女红有多“好”,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
“主子,您可饶了皇后娘娘吧。”苏麻喇笑着道,“真的让皇后娘娘亲手给您做的话,只怕她敢做,您未必敢穿了。”
太皇太后:“……”
有道理到她无法反驳。
等太皇太后换上蒙古袍之后,就扶着苏麻喇的手往外走,然后就看到已经在等候着给她请安的明月和康熙等人居然也换上了蒙古袍。
这是太皇太后在紫禁城里第一次这样庆生。
虽然认真算起来,太皇太后在科尔沁生活的日子不算长,因为她十三岁就嫁给皇太极的,但是于太皇太后而言,在科尔沁生活的那十几年,是她最快活,最无忧无虑的十几年。
她现在已经习惯了穿旗装,说满语和汉语,就连饮食也不那么“蒙古”了,但是看到明月他们都换上了蒙古袍来给她请安,太皇太后心里还是很是触动的。
她嘴上不提科尔沁,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科尔沁。
太皇太后原本以为今天早上的这些,就是明月和康熙给她准备的惊喜了,却不料用完早膳之后,康熙却对她说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去南苑了。
“南苑?”太皇太后又一次愣住了。
其实太皇太后是知道明月他们在给自己准备生日惊喜的,于她而言,她并没有那么想要庆生,因为每庆生一次,就意味着她又老了一岁。
而上了年纪的人,很少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老去的,因为老去,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
但是晚辈们有心给自己庆生,太皇太后也不会阻止,甚至还格外的配合,让苏麻喇她们就算知道什么也不许给她透露。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得知明月他们竟然打算陪她去南苑给她庆生的时候,太皇太后才会那么意外。
以及惊喜。
南苑自然是比不上科尔沁大草原了,但是它作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狩猎场,经过一代一代的扩建,占地面积已经不小了。
太皇太后平日里生活在紫禁城那四四方方的小天地里,突然来到南苑,脚踩在草地上,望着远处的蓝天白云和辽阔的景色,只觉得心情都跟着开阔起来。
看到太皇太后脸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站在太皇太后身边,一左一右地扶着她的明月和康熙互相对视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
康熙是因为孝顺太皇太后,见她高兴,他自然开心;而明月则是觉得既然太皇太后喜欢,那么她这次这么用心的准备,也算是值得了。
因为给太皇太后祝寿,别说是明月了,就连康熙都难得地放下了政务,一整天都陪在太皇太后的身边,一起观看赛马、射箭。
小太子他们更是为了哄太皇太后高兴,几个小豆丁凑在一起玩摔跤。
大人们玩摔跤那叫一个刺激,像小太子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玩摔跤,落在太皇太后他们的眼里就只剩下可爱了。
“这是哀家过得最有意思的一个寿辰了。”太皇太后伸手拍拍明月的手道,“这多亏了皇后你。”
“皇玛嬷别这么说。”明月笑着道,“皇上也是出了很多力的。”
“你别谦虚了,哀家还能不知道吗?”太皇太后道,在明月嫁进来之前康熙都给她做了二十几年的孙子了,他要是真的有这个心,她至于今年才能过上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寿辰?
可见这都是明月的功劳。
太皇太后从来都没有讨厌过明月,哪怕她义父鳌拜还活着的时候,但是很显然,太皇太后现在更喜欢明月了。
至于康熙?
“哀家这个孙子,他就是个棒槌。”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