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完全没想到太皇太后还会这么怀疑的康熙差点没被她的话也噎死,反应过来之后连忙道:“皇玛嬷您多虑了,我的身子很好,一点问题都没有。”
什么心有余而力不足?
康熙心想,他现在的情况完全就是力有余而心不足而已。
“那你倒是跟哀家好好说说。”太皇太后道,“好端端的,你怎么不翻绿头牌了?之前皇后没有怀上孩子的时候,你只去坤宁宫留宿倒也说得过去,可是如今皇后都已经有孕了,你没事还爱往坤宁宫跑,你是在坤宁宫留宿留上瘾了吗?”
“玄烨,你可是皇帝,你该知道你做事情不能够随心,顾全大局才是你该做的。”
“哀家不是要你拿对付前朝那套来对付后宫的妻妾,可是你要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也得亏了皇后过去一年里治理后宫井井有条,为人处世也算是个公道宽厚的,所以才没有人把这件事闹大,否则的话你想想看,闹开了对皇后的名声有什么好处?”
帝后恩爱不是什么坏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皇帝爱重皇后总比他宠妾灭妻要来得好。但是帝后恩爱却全然不顾后宫的其他嫔妃,那么可想而知不满的人会有多少。
不止后宫的嫔妃,还有每个嫔妃的娘家人。
太皇太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就意味着她已经大概猜到了康熙为什么这么久了都不翻其他嫔妃们的绿头牌了。说实在话,康熙会对明月动心,她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换做她是康熙的话,她说不定也会喜欢上这样一个有模样有本事的姑娘。
《孟子·万章上》的第一章便说了,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
这说明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不太正常的是康熙居然会因为儿女情长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康熙闻言,陷入了沉默。
太皇太后那边觉得康熙在对待明月的事情上面有些不太正常,明月这边也从清冬刚刚跟她说的事情里面发现了有不太正常的地方。
清冬刚刚跟明月说了什么事情呢?
她跟明月说,李四娘死了。
“死了?”
一开始听到清冬这么说的时候,明月都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确定是李四娘吗?”
不怪明月的反应这么大,主要是她认定了李四娘就是历史上的李四儿,而历史上的李四儿活到多少岁才死呢?明月不清楚,她只记得雍正都登基了,李四儿还活着。
也就是说,在明月的认知里,李四娘至少还能再活四十多年的。结果清冬现在告诉她,李四娘嘎嘣一下就死了?
她怎么听着觉得有点不太相信呢?
“真的,确定是她,奴才……”清冬见明月这么问,张嘴就要跟她仔细说,因为她知道明月很关注李四娘的事情,嗯,虽然她并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关注,但是她们当奴才的,当然得帮主子排忧解难了。
所以知道这件事之后,清冬还特意拉着人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问得清清楚楚的,为的就是怕明月待会儿问她的时候她一问不知的。
但是清冬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就被素秋拉住了:“娘娘现在还怀着孩子呢,你跟她说这些事做什么呀?要是吓……”
着娘娘了怎么办?
素秋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眼角的余光就注意到了一!点!都没有被吓到的明月,当下默默地改口道,“……多晦气啊这事儿。”
好像也是哦。
清冬听到素秋这么说,才想起了明月现在是双身子的人了,确实不太适合听这些事。
“生老病死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哪有什么晦气不晦气的?”明月见清冬因为素秋的一句话就打算什么都不说了,连忙开口道,“反正我现在都知道这件事了,清冬你要是说一半不说一半的话,那不是明摆着吊我胃口吗?”
“到时候我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好的,那不是对我更不好吗?”
傻子都听得出来明月这话是在“威胁”人了,但是素秋和清冬两人作为奴才的,哪怕明知道明月在“威胁”她们,她们也不得不乖乖的被她“威胁”。
毕竟总不能太不给她们娘娘面子吧?但是要让皇上知道她们跟娘娘说这么晦气的事情……
大概是猜到了素秋和清冬两人是因为什么原因犹豫的,明月开口道:“这样吧,你们不是嫌晦气吗?我们换个地方说,保准不会再晦气了。”
嗯?
还有这样神奇的地方?
素秋和清冬两人好奇,直到她们被明月带到了小佛堂。
素秋:“……???”
清冬:“……???”
虽然但是,她们竟无法反驳。
眼见着明月为了证明不晦气,都恨不得把菩萨抱在怀里,素秋和清冬两人连忙阻止,然后在明月期待的目光中,清冬把李四娘去世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她说了。
死的人确实是李四娘,就在两天前,而且她是当街被人寻仇杀死的。
“据说行凶的女子是因为丈夫被李四娘勾引了,回去之后不仅对她又打又骂,还把她给休了。那名女子的娘家落难了,被休了她也无家可归,本来打算自杀的,没想到在半路遇上了李四娘。”
“她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的机会,所以她就改变主意了,想着把李四娘这个罪魁祸首杀了她再去自杀。”
清冬可以说是很清楚李四娘的为人了,也很清楚她究竟做过什么恶事,所以对于她落得这样一个当街被人杀死的下场,她可一点都不同情她,反倒是有种想要拍手称快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