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贸发展太快,现有的船帆技术显然跟不上,而齐浩然的大炮已经研究出来,拉到海岛上试了两炮,威力比之西洋的都要强两分,但这样一来,现在的海船配它就有些不合适了。
虽然能在上面放炮,但只能配备一门,放上两门,放了几炮,船就摇晃起来,或是甲板有些震裂。
齐浩然没办法,只能找了擅做船的师傅研究船帆技术,希望能造出吃水量更大,航行更快更稳的海船。
穆扬灵觉得他们研究出来总得有人继承,祖宗的许多技法失传不就是因为传承断层吗?
所以她干脆弄了个船帆学校,让那些老师傅边研究边教学生,而那些学生还能帮老师傅们出力,有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奇思异想,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
学校不仅教造船,还教如何开船,如何在海上辨别方向,这下齐浩然把自己的海图都贡献出去给学生们上课了。
课程通过开发,各种航运知识他们都教,这样一来,齐浩然就动了心思,想把水师里的人塞到学校里去学一学,这样一来,两人干脆把学校一分为二,一半是民间船帆学校,一半是水师军事学校。
后者培养出来的学生全部输送进入水师衙门。
连水师都有了军校,陆军难免不服,要知道,武举不像文举,文举是没有重大事件不会停止,几乎是三年一大比的进行,但武举却是朝中急需武将人才,或是国家遭到侵略时,皇上兴起了才会召开。
前朝时,景炎帝二十多年来就开过两次武举,这还是在朝中武将青黄不接时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