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秋收期间,她要是没提前做好准备,哪能忙得过来。算算日子也该要抓紧时间准备。
唯一让她发愁的还是缸不够。
比起盘呀桶的,她还是最喜欢用缸。如羊杂汤装到上一大缸就能喝到年底;再如酱骨头,用脸盆才能装多少。
可惜目标太大,黑市也不可能有人背缸销售。到至今为止,她就是再想方设法,小葫芦内也就多了三口大缸。
就这三口大缸,还有几口小缸,还是她在京城费了九牛一虎之力,租爷爷租奶奶的才弄到手。
要不还是有事找爹?
这个可以有的~
心宽的关平安一想好法子,见自己在院子待了有会儿,她立马倒趟着小短腿去瞅瞅东屋里的娘。
那台缝纫机确实深得叶秀荷喜爱。
一见下雨天没什么人会过来串门,她就拿着不知从哪儿找来的碎布和破布在坐在缝纫机前面。
要说叶秀荷学缝纫机又是一桩事,关平安当时准备就压根没去考虑一点。她娘会不会玩得转?
幸好赵老太太和赵传元妻子这祖孙俩人对她够耐心,就差手把手的一步步地指导如何使用。
关平安进来时,她娘踩缝纫机踩出来的布条都齐齐整整地摆在台面上,瞅着上面的线条已经是笔直笔直的。
她就说嘛,她娘心灵手巧。当年的一手绣艺都能玩出栩栩如生的双面绣,还怕这蹬蹬脚的玩意儿?
要不是她娘怕损坏机子,早就一瞄上机。她当闺女的都能一拿到机子就能缝出衣服裤子,她娘能差得了?
关平安屁颠屁颠地跑到炕前,“娘,你又数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