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页

至于撒了一泡猴尿?还是算了。她的如来佛爷爷这些天肯定在京等着他的手下在展馆附近逮住她。

哼~

兵不厌诈!

她是肯定不让她梅爷爷顺顺利利地摸透她的心思。他以为她一定会急着直达到这儿与她爹碰面,她就偏偏反道而行。

等后天启程离开羊城,她明天就拍一封刚到的报安电报回家,然后上了车到了下一站停留时,她再拍一封报安电报。

嚯嚯,您老傻眼了吧?回头借口还不是她想咋解释就咋解释~还不信?那你孙女我就真没法子了。

关平安一旦下了决定,她的速度就很快。从这一趟公共汽车下来,她就直接上了通往码头的公共汽车。

来了这么久,她还没坐过渡轮。与江南一样,岭南的水路交通也十分发达,更因毗邻港口,海运早已闻名于世界。

当然,她是没想出海的。

渡江下乡。

太远的地方,关平安也不敢去。碍于时间关系,她就想照这些天从早市打听而来的一些消息,找一条小船而已。

比起她这外地人毫无目的四处乱转又费时间,还是本地那些划着小小船的船夫对哪哪的村子盛产何物。

能用钱用物指使人出力的事情,关平安一贯不喜亲自跑腿。让她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去收集东西,鬼知道哪跟哪。

要是遇上个胆小的船夫,她就以物换物的条件让对方帮他收集;要是对方机灵,那就更好说。

当然,关平安还是喜欢找面相憨厚,最少也要眼神清正的船夫。而她这一身淘小子的形象正合适找人。

人选很好找。

但逢有小木船的渔家,与关平安推测的一样,他们也有个圈子。其中一部分就是生产队里每日送菜上早市的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