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太平巷子里冷冷清清的,除去叽喳飞过的鸟雀以外也只有昨日放过的鞭炮烟花的碎屑满地飞舞。
几名环卫工人没精打采的清扫着街头。
她们打着哈欠,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着昨日晚上的节目和来家里的亲眷。
要是儿子女儿回家里的,那就是60分。
要是能拖家带口回来的,那就是80分。
要是能拖家带口回来的同时还能带上一份卫家小馆美食的,那就是100分!
没吃到卫家小馆预制菜的几人满脸懵圈,听着同事们细细描述四喜丸子的酥软嫩滑、盐酥鸡的鲜嫩可口还有佛跳墙的鲜醇浓厚。
唯独一人是目瞪口呆。
她看着叽叽喳喳的众多同事:“真有那么好吃?”
众人说话的声音戛然而止。
其中一人忍不住说道:“哎?小娟你不知道?咱们不是以前就说过?卫家小馆刚开业的时候,我和大姐就吃过,还回来宣传一通呢!”
“对,对,对!”
“我也是那时候去吃的。”
“何姐,你居然没吃过?”
“我看是看到过,可是卫家小馆老是排着长队……”名叫小娟的环卫工人尴尬的笑了笑,又小声补充两句:“再说这么高档的店铺,价格肯定不便宜……我还是得省点钱。”
其余几人也有点不自在起来。
大年初一,这话题再说下去岂不是又要勾起人家的伤心事来?清楚何娟家里情况的几人挤眉弄眼,赶紧清清嗓子解释一二:“其实他们家价格不算贵。”
“真的!以前还有做早餐的。”
“对,那早餐和旁边早餐店卖的价格差不多,味道却是天差地别……不过现在做得少咳咳!”
“现在中午晚上点菜也很划算!”
“就一般小炒店的价格啦!”
“平时一份菜三十来块,份量很足的。”
“下回可以带孩子来尝尝,我记得小娟你孙女成绩特别好是不是?可以当给孩子的奖励!”
“对对,小娟孙女可厉害了。”
“我听说在高中班里也是前几名?”
“嗬!指不定以后能上北城大学呢!”
环卫工人们的话题迅速移开。
他们叽叽喳喳说着孙子孙女们的成绩,有人欢喜有人忧。
何娟脸上稍稍多出谢笑意。
等回到家里,看到早起帮忙做家务的孙女,尤其是捏着她冻得通红的手指,何娟的眼里闪过些许的心疼。
同事的话语在脑海里闪过。
何娟将孙女的小手放在手心搓热,同时轻声说道:“囡囡啊,奶奶带你去卫家小馆吃好吃的,好不好?”
女孩睁大眼睛:“卫家小馆?真的吗?”
顿了顿,她又摇摇头:“不用了吧?太浪费了。”
何娟牵着孙女的手:“哪里会?”
她拿着棉衣给孙女裹上,兴冲冲的带着她往外走:“咱们早点过去排队?好不好?”
“现,现在就去?”
“是啊!”何娟看着孙女难掩喜色的眼眸,越发觉得自己想的是个好主意:“咱们买两道菜尝尝,再去医院看看你妈妈,好不好?”
女孩露出笑靥:“好!”
祖孙两人手牵手,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太平巷子走去。
初一的早晨,街头总是分外安静。
这样的安静通常会持续到中午时分,可是今天却是不同。
祖孙两人走到门口,就被簇拥的人群吓了一跳。同样被吵醒的还有隔壁的包子铺老板娘,她揉了揉眼,又搔了搔头发:“大年初一呢……咋这么吵啊?”
包子铺老板娘拿起手机。
她打了个哈欠:“才10点啊……”
包子铺老板娘翻身下了床铺。
她裹着一声棉睡衣,慢悠悠的走下楼梯,拉开点卷帘门往外看去。
大年初一,外面吵啥呢?
只是往外扫了那么一眼,包子铺老板娘便惊呆了。她僵立在原地许久,带着点不可思议揉了揉眼睛:“……哎?”
卫家小馆门口,咋立着这么多人?
包子铺老板也凑过来:“老婆,你看啥呢……嗬!这啥情况啊这是?”
大早上的,咋这么多人啊?
老板夫妇皱着眉,心里泛着嘀咕。
“就是这家店。”
“哇哦,不过好像没开门?”
“好像中午11点才开门吧?”
叽叽喳喳的声音落入包子铺老板夫妻的耳中,两夫妻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老板娘往外走去:“小姑娘,小伙子!你们,你们这么多人站在卫家小馆门口做什么?”
“来吃饭啊。”
“……”老板娘表情古怪,脱口而出:“卫家小馆放假放到初七,今天不开门。”
站在门口的顾客:“…………啊?”
众人齐齐变了脸色:“放,放假了?还一口气放到初七?”
老板娘点点头:“是啊。”
门口等候的几人纷纷傻眼,亏他们来的时候还暗自窃喜,觉得是撞了大运。这些人还没走,后头居然又来了几人:“就是这里,邵厨说的那家店!”
“听说万肴居的李厨就是来到这里!”
“他们家是11点开门,咱们赶紧排队吧?”
“你们也是看了视频?”
“是啊!你们也看了?”
“看了啊!”
“真的是,大半夜看完视频以后彻底没睡意了,到三四点才睡着呢!”
“对对,我也是。”
“我都馋死了!”
包子铺老板娘:…………妈耶。
她连连叫停,恨不得拿出个喇叭轮番喊:“卫家小馆要初八才开门啊!”
食客聚集得越来越多。
到最后包子铺老板娘让老公在那劝阻,自己则操起手机拨打苏锦宁的电话。
久久都没人接。
苏锦宁往被窝里挪了挪,用被子盖住自己和猫猫们,全装作没有听到电话铃声。
大年初一……起码得睡到12点吧?
苏锦宁心安理得,只差打起小呼噜了。
电话铃声锲而不舍的响起。
三四五六回后,苏锦宁无可奈何的坐起身,努力探向床头柜上的手机。她打了个哈欠:“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