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水月村是这些年来交粮税最积极的,祁云那会儿还没办法想象,只想着偶尔在一些资料片上看见的交税场面,那飞扬的灰层忙碌的农民,只以为场面肯定忙乱。

结果到了这里一看才发现,还真就只有他们水月村一个大队的人,所以粮站显得还挺宽阔的。

水月村作为李家镇今年第一个交粮的生产队,公社那边可是给粮站打了招呼了,粮站的人听见拖拉机空空空的声音时就已经到了前面等着,李晓冬下来的时候人家的粮站站长还笑容满面的上来跟他握手,说了些场面话。

说是站长,其实也就是守粮库的,手底下管着三四个人,可这年头,大家最稀罕的是什么?当然就是粮食,所以这粮站站长可是公社里一些坐办公室的人都要羡慕的人物。

水月村年年争第一的来交粮,而且粮食质量也都是上乘,站长对水月村还是挺有好感的。

当然,这年头好感度不能当饭吃,只有粮食能,所以李晓冬才紧巴着让祁云一起过来帮忙看看。

祁云也不说话,就跟平常一样脸上带着温和的浅笑,一看就是个好相处的,所以祁云往压了大铁块儿的秤杆子边一站,人家也就笑着看看他没多说什么,以为祁云就是好奇。

两个村儿里力气大的年轻汉子上前来一左一右的抬扁担,扁担穿过撑杆上的吊绳,等挂好了粮食袋,两个汉子就抬着扁担让粮袋离地,然后那负责记录重量的记录员就拨着秤砣看刻度。

那秤砣的绳子挂在一个刻度上,秤杆就平了,记录员故意在秤杆再往上翘之前抬手压下了秤杆,然后埋头在手里拿着的本子上写斤数。

李晓冬还在旁边被站长拉着说话呢,问问今年收获如何之类的,祁云埋头就看了一眼,而后笑着特好奇的问,“同志你好,这秤砣是一百千克的,那这些长条刻线一条是不是就代表了二十五千克?”

记录员抬头看,祁云微微皱着一点眉头,脸上还有残余的笑意,好像只是有些疑惑。

记录员脸上红了红,然后干咳两声,“对啊,这刻度还是要看加的是多重的秤砣,挺复杂的,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要不小心看错。”

说着把之前写下的一百五十斤后面那个阿拉伯数字五十划了,改成了六十二。

祁云就站在一边笑眯眯的不说话,好似疑惑被解开了所以重新高兴了似的。

记录员再不敢故意记错重量数额了,后面连秤杆子都不敢像刚才那样放得太翘了。

秤杆子因为粮食的重量比秤砣拉到的刻度线更重,所以若是秤杆子再放哪怕半秒钟都会又高高的翘起来,这也算是称重的人一种占便宜的小把戏。

祁云见状,觉得自己总算对得起顺着李晓冬搭了趟拖拉机的情分了。

之前秤杆子放得特别翘祁云也没说什么,可这会儿你特么正大光明的就要一口吃下去十几斤粮食,胃口不小啊。

这还只挂了两袋粮食呢,全部粮食往这秤上挂一遍,岂不是要七八十斤几乎一袋的粮食?

这回粮食交完还剩下一袋半,看得李晓冬还有点愣。

因为村里没有足够大的秤,所以他们都是用往年的那种肥料袋子装了往年那么多袋给送到粮站,然后还额外多拉了一袋,就怕到时候一上秤粮食不够,用来添补的。

祁云简单的跟李晓冬单独说了下这个事儿,听得李晓冬脸上红红白白的,红是因为当初他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有简单教过看秤。

可那会儿他不擅长念书,学得迷迷糊糊半懂不懂的,白则是因为心疼那些粮食。

没种过地挨过饿的人真的不明白那种粮食白白没了时的那种心痛。

“行吧,这回多谢老祁了,等我回去了一定请你吃顿饭,我相信我爷爷知道这事儿了也会有这么个想法。”

祁云想到自己以后跟画眉扯证还是要靠大队长,所以也没拒绝,虽然他跟李晓冬关系已经不错了,可再好好经营一下也不嫌多,“行吧,以后有空再说。今天我还要去买点东西,你们什么时候回去?是一起回去还是分开随便?”

祁云说着话扭头找周国安那二货,到了这里瞧见粮站里空阔宽敞,一开始就没忍住跟其他几个年轻小伙子瞎起哄的跑去转去了,也不明白这粮站有啥好转悠的。

“这也不是赶集,大家应该就是随便去转转就回去了,你们要转多久?不然我跟你们一起,正好去供销社看看我小姑。”

他爸妈带着妹妹去城里了,他外婆家的舅舅舅妈在城里,一个托关系进了个清水衙门坐办公室,一个进了百货楼里当销售员,算是城里的粮食户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