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国内上市,估值是在米粒家上市的好几倍,能融到的资金当然也是国外的几倍,企业上市不就是为了融资吗?
在国内能融到这么多资金为什么没有国外企业在国内上市,反而国内企业还有不少跑到米粒家上市的?
还真不是国外企业不想来,而是达不到要求,达到了也熬不起时间,说起来有点扎心啊!
在米股上市和国内上市的区别:
第一时间成本上面。
米粒家上市是注册制,一套流程走下来不到10个月左右,快的4个月左右就可以。
而在国内,以前基本上平均30个月,运气背点的,等个三到五年也有可能。
要知道一家企业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时间也就前几年,这时企业的财务数据,可能每年都会大变样。
在国内上市,拖个二三年,很可能就要重新修改上市数据,这又需要时间去找审计。是降低发展速度迎合数据,还是找审计修改数据,二者都对企业不利。
另外,一个企业的高速发展期最需要资金支持,显然在这方面米粒家股市比国内做的好太多了。
第二是上市门槛方面。
米粒家股市上市侧重点是未来,而在国内是过去。
制约国内很多公司跑去米粒家上市,很重要的一点就在这,在国内上市要求最近三年持续盈利,而在米粒家没有这一要求,只要未来能盈利就行。
像千度、晶东、企鹅、爱奇艺等都是这种情况,前期只注重占有市场,不在意盈利情况,这就卡在了大a的大门之外,而这个时期往往最需要资金的支持。
第三是股市制度方面。
米粒家允许同股不同权(阿里因此去美国上市,小麦在港股制度改变后去香江上市),禁售期没有法律规定,只是类似于约定一样的规定,一般为半年。
不像国内有明文规定,一般为三年,而且上市里发行的流通股比例也有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