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他说的事情,袁全当然知道,等离子体研究所尽管已经有了常温超导体,但是中子照射问题却一直毫无突破,鬼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核聚变发电,真的是永远距离我们五十年吧!”袁全开玩笑道。

“对了,产量计算出来了吗?”

“出来了。”

“大概多少?”

“使用一百平方米的过滤薄膜,一年可以生产760公斤左右的黄饼,浓度是70左右。”袁全直接回道。

“这样吗?”张思霖听到这个数据,打开全息手环计算一下成本。

铀过滤薄膜每平方米3700华元,由于辐射剂量的问题,薄膜平均一天更换两次左右,那生产760公斤黄饼的薄膜成本就是10036523700=2701亿华元。

平均每公斤大约35万华元,显然这个成本并不划算,毕竟国际黄饼价格大概在每公斤50~300华元之间。

“这个成本太高了,如果用来生产蘑菇,倒是挺划算的,如果用来发电就不划算了。”张思霖无奈的说道。

“慢慢来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袁全当然知道这个成本太高了,作为民用发电那是入不熬出的。

至于为什么做蘑菇,反而比较适合,主要是薄膜可以迅速的生产浓度达到99999的黄饼。

而黄饼浓度到了80以上,提炼成本是每一个百分点来计算的,浓度越高,成本越高。

浓度99999的黄饼是要用克来计算的,一克几十万华元。

而采用薄膜法生产的黄饼,每公斤只需要100~120万左右,就可以获得浓度99999的黄饼。

所以薄膜法可以取代离心法成为高浓度黄饼的提炼方法,但是在民用发电发明,并不需要高浓度黄饼,这个几十万一公斤的成本反而不合时宜了。

“博士,你将数据给我,我将实验报告上传一下。”张思霖放下茶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