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你们打算投资多大的规模?”格林问道。

“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一期是1200亿华元左右,你们当地的工人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吗?”艾和平说出数据。

“……”显然格林被吓到了,第一期就1200亿华元,以后肯定还有更多的投资,他咬咬牙:“我方可以接受当地工人和外来工人7:3的比例。”

“不。”艾和平摇了摇头:“3:7这个比例才适合,另外你们要提供快捷工人签证。”

“3:7太高了,我方退一步,5:5如何?”

艾和平皱着眉头思考起来,然后点了点头:“我们可以接受5:5,快捷工人签证怎么说?”

“我们可以提供三个月的快捷签证。”

“我的天,你们在开玩笑吗?”艾和平故作惊讶:“三个月可以做什么?难道那些工人要每三个月就回国去复签一次?至少一年。”

“no!no!一年太长了,最多半年。”澳方的另一个谈判人员说道。

“我方退让一点,十个月。”

“不行,最多七个月。”

“各让一步,八个月。”

格林和澳方的其他人交头接耳一会之后,他点了点头:“可以,不过我们刚才提出的海水淡化工厂薄膜保有量的事情。”

“十年的保有量太长了,最多三年。”艾和平眯着眼回道。

至于为什么同意土澳储存海水淡化薄膜,那是因为银河财团打算坑他们,到时候将半成品的海水淡化薄膜拿过去,故意缺少两个关键性加工工艺,半成品是无法使用的。

由于海水淡化淡化工厂是东银水务管理的,当地最多只有监督权,反正每一次更换薄膜的时候,就让全息隐身的机器人将薄膜剩下的两道工艺完成,这样一来,土澳就无法发现这些薄膜是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