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让跟在身边的王祥帮忙打发了来围观的其他官员,自己则引着天使到宅内,奉上香茗茶点,好生伺候。
待这中年太监喝了茶, 王应熊与之客套几句, 才道:“公公, 朝廷只给三万两银子,这如何够用呢?”
中年太监淡淡地道:“王督师,朝廷也有难处,各方各面都得用钱呢,便是这三万两,也是陛下多方争取才争取来的。
陛下与朝堂诸公既然信重王督师,王督师也得体谅朝廷啊。”
王应熊听得眉角直抽,恨不得大骂这阉人“胡说八道”。
要说以前北京朝廷困难,只能挤出几万两银子做军饷,他还勉强能信。
可这南京朝廷地处江南,即便不算江南诸府,便是南京城内想要弄个几十上百万两银子也是轻而易举的吧?
区区三万两,还说什么多方争取的,可不是在胡说八道?
心里怒喷,可王应熊面上还是陪着笑,又试探着问:“朝廷就没别的指示吗?”
“自然是有的。”太监这么说了句,却是顿住,喝起茶来。
王应熊往下一看,才发现太监手放在膝盖上, 搓动着拇指、食指。
彼其娘之,这是要好处呢!
骂归骂,宦海沉浮数十年的王应熊却对此早有准备,当即向厅中侍奉的心腹老仆使了个眼色。
很快,老仆便拿来了准备好的百两纹银,装在木托上用红布盖着,放到太监座位旁的茶几上。
太监揭开红布看了眼,露出嫌弃神色。
居然不是黄金——银子如今可贬值了。
但到王应熊的地盘传旨,他知道见好就收,于是让随从的小宦官收了银子,便道:“陛下与朝堂诸公也知道王督师的难处,因此说了,王督师可便宜行事,自行筹措钱粮做军资。”
就这?
王应熊瞪眼,看着太监想听下文。
可惜并没下文。
太监又喝了口茶,便起身道:“这旨意传完了,咱家一路奔波很是疲乏劳累,王督师可否安排个下榻之所啊?”
王应熊很想大骂一声“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