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多尔衮这么安排还有另一层心思。
谭泰原是黄台吉信用的重将,在黄天吉去世后,其先是支持豪格,后又隐约成为福临派系的重要人物。
多尔衮将其调到阿济格身边,便是为了以防万一。
至于勒克德浑,虽是代善之孙,年纪却比满达海等代善后面几个儿子都大,且能征善战,最主要的是其在政治战队中,选择了多尔衮。
如果不是勒克德浑资历终究差了些,且之前在汝宁府大败了一场,多尔衮都想安排勒克德浑做中线主帅了。
清国给一方主帅配个宗室副手乃是惯例,所以多尔衮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勒克德浑。
至于负责南线,也即是山东战场的主帅,多尔衮犹豫来犹豫去,还是选择了豪格。
豪格此前去山东平乱时,便已经恢复了肃清王的身份,其人虽然与阿济格一般,性格较为粗暴,但在战场上的智慧却是要高于阿济格不少的。
而他与阿济格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亲王身份——值此大清国危难之际,唯有亲王作为一方主帅,才能稳定军心,不堕士气。
多尔衮同样花心思给豪格安排了两个副手,宗室博洛、老将叶臣。
叶臣属满洲镶黄旗人,虽然曾经也很受黄台吉信重,却并非黄台吉死忠。在黄台吉去世后,叶臣亦没有选择战队豪格。
其人今年已五十九岁,在清国将领中已算是高寿了。早年间,努尔哈赤攻打铁岭时,叶臣便随军作战,立下战功。
所以,严格来说叶臣算是努尔哈赤的人。
这样的一位老臣,肯定一切都已清国江山社稷为重,所以用他为南线副帅,既可以辅佐豪格,又能令多尔衮放心。
博洛则是阿巴泰第三个儿子,亦是最出色的一个。
目前阿巴泰已经病重,随时都可能死去。阿巴泰本身没什么势力,死了后就更不可能给博洛多少政治遗产,能留下的牛录估计也就几个。
这种情况下,博洛可以说已成无根浮萍。
再加上其前番虽多铎南征,于扬州之败中有过无功,全靠多尔衮维护才能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