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给佃户算一笔明帐

他做过五年的知县,深知百姓多愚昧,有时候即便是好政策,若不让百姓理解,也是难以落实下去的,甚至会引起百姓激烈抵抗。

朝廷的清丈专员看着年纪都不算大,真能胜任与底层百姓打交道的工作吗?

···

莲塘村,塘西。

见孙贵诚几句话就惹得百姓群情激奋,不仅其余几个清丈专员紧张起来,忍不住握住腰间短棍,就连旁边的一队禁卫军也都皱眉。

禁卫军队长杨千牛甚至不禁暗自嘀咕:这清丈田亩不会搞得第一天就见血吧?

唯独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的孙贵诚神色淡然,毫不紧张。

他三十出头的样子,却是吏户出身,十几岁就跟着父亲走乡蹿里,跟南京城外的百姓打交道,见过的场面不少。

如今又经过好几个月的特训,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场面就乱了阵脚。

事实上,眼前这些佃户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他拿起了大喇叭(扩音器)——这是他在培训中因表现优秀,所得到的赏赐,乃是陛下从仙界带来的法宝。

清丈专员虽有上千人,可得赐这大喇叭法宝的却只有十位。

法宝在手,孙贵诚更加自信。

他站直了,一手插着腰道:“乡亲们都没听我说完就骂起来了?既知陛下是仙女下凡,怎么就断定这清丈田亩不能给你们带来好处呢?”

他洪亮的声音让佃户们一静。

随即人群中一个颇为壮实的庄稼汉嚷道:“让我们交田赋是好处?糊弄三岁小孩儿呢!”

孙贵诚看过去,笑问:“这位好汉叫什么?”

庄稼汉略缩了缩,见没法躲过去,才道:“我叫谷二虎,怎么了?”

孙贵诚道:“你如今佃着多少田地?”

“将近三亩吧。”

江南人稠地少,故而百姓人均耕种田亩数要远低于北方。而如莲塘村一带,多是上好的水浇田,百姓惯于精耕细作,往往三五亩田地便足为一家生计。

所以,孙贵诚听了谷二虎的话毫不意外,接着问:“那你如今一年要交多少租子,多少役钱?”

谷二虎也三十出头,虽是个庄稼汉,却并不糊涂,起码对种田的事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