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他们怕苏玥一行,这些人好邪门儿,头儿就是跟他们说了一句话,没郡守的手令不给出,头儿就莫名其妙的倒地昏迷不醒。
他们都不懂医理,估计是给头儿下了什么毒,还是一士兵跑去为头儿请大夫。
另派一人把城门口的事情去禀报郡守大人和驻守将军。
苏玥精神力注意着周围的一切,看那人会不会来捣乱。
这时有一头发花白神情激动的老婆婆拄着棍子,拿着一个黑布袋子颤颤巍巍的走来,差点被涌过来的流民撞到,苏玥立即跑过去,扶起她。
“好闺女,谢谢你。”老婆婆抬起头向苏玥道谢,浑浊的眼里满是雾气。
“阿婆,您跟我来。”苏玥摆摆手,扶着老婆婆就往板车走,对于弱势群体,她的心莫名的会软。
老婆婆也跟着她走,来到秦领头那车那里,苏玥道:“秦领头,给这位阿婆多装一点,再派一人送阿婆回去。”
“闺女,是你在施米啊。”老奶奶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嗯。”苏玥点点头。
“好闺女,你真是个好闺女啊,救了老婆子一家。”老婆婆感动得就要下跪,她一个老婆子能苟延残喘的活到现在,若不是家里有病了的儿子孙子,他一个人早就不想活了,活不起了。
原本好好的一家,都是这该死的旱情,老头子,媳妇儿,孙女都饿死了,就为省下一口饭给她这老婆子吃。
老婆婆一想到这,老泪纵横。
苏玥哪能受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一跪,那不是在折她的寿吗,她扶起老婆婆,让秦领头赶紧为她装了半袋子米,又让一差役送她回去。
若不亲自送,老婆婆拿了那么多的米也到不了家。
老婆婆还回头朝苏玥双手一揖才走了。
流民对于苏玥让老婆婆插队又多给米的事,他们并不敢多说什么,他们都有经验了,这米是人家的,人家说了算,敢开口唧唧歪歪,一开口保准一粒米也领不到。
现在一户能领五斤米,省着吃够吃几天了。
此时新上任的郡守大人这会儿正在听另外一人的禀报,说五湖商行在用粮食兑换四海钱庄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