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办企业

李杰笑着站起来道:“你们想把日子过得更好,我理解,也支持,但过好日子,不是只有鸡毛换糖一条路。”

“咱们陈家村一共200多户,1000多人,除了鸡毛换糖,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根据三中全会的指示,农村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咱们也能搞工业。”

“一些大型高端的东西,咱们做不了,但像袜子这种小商品,还能可以做的。”

袜子看似是一门小生意,但真做起来了,也很大。

浙省有一个地方,以一镇之力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全国70%的袜子,年产量250亿双。

从小在大唐镇长大的孩子,穿袜子从来不洗。

穿一次就扔。

因为太便宜,产量太多,谁家一年没个几百双袜子?

小钱,小钱。

当然,相较于大唐镇,陈家村没有那么好的基础条件,但前期走一走集体企业的路子,完全没问题。

响应上级,包产到户。

集体所有,不违规。

然后,李杰就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们讲了一遍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村民们或许不懂那些深奥的原理,但有一件事,他们懂。

熬糖挣的钱,比卖甘蔗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