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氏改革在孝文帝之前(6)

此外,为了使鲜卑人逐渐适应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冯太后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禁断卜筮、谶纬之学,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这一点,又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清除了障碍。

冯太后的执政,彻底改变了鲜卑族的蛮风,使其区别于五胡乱华中的其他胡族“山大王”式的打砸抢杀,成为一个符合中原标准传递的王朝。她所实行的政策,经历北周、隋、唐,影响了其后整个中国数百年。

冯太后的命运车轮,以快速旋转的过山车开始,到后来赴汤蹈火、惊险万状、血溅三尺,最后驰入平稳,最终以一种万众鼓舞的姿态驰入终点站,披红戴彩地走进历史的博物馆,摆放在展厅的重要位置。

唐武则天无字碑上书千言(1)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624——705),在死后留下的是一块无字碑。她对自己的生平不著一字,然而不管在她活着时还是死之后,都有无数的人热烈地评论她。一个不为自己留下一字的人,后人为她所写的评述传记,却比任何一个树碑立传的帝王都要多。

武则天出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宗室。武则天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十四岁,以家世和美貌选入宫中,为太宗才人,因其娇柔妩媚,而得太宗赐名为“媚娘”。但是在武则天叫武媚娘之前的名字,至今仍无定论,《新唐书》的《则天皇后本纪》里有这样一句话:“武氏讳珝”,而同为《新唐书》中的《志第二十七地理一》,却又有华州、华阴两地,在武则天称制的垂拱年避讳改名。看来她的原名可能是叫武华珝,如此男儿气的名字,正符合传说中她父亲武士彟让她从小穿男装的故事。而在她称帝之后,将自己改名为日月凌空的“曌”字。则天二字,是她的儿子李显所上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后”中的两字。后世惯常以其最后的封号称其为武则天。

武则天挟家世美貌入宫,并在一开始就得太宗亲自赐名的殊荣,起势很好,但是在后来的岁月中,整整十二年直到太宗去世,她的名号却一直滞留在“才人”这一阶上。而同期入宫,比她还小上两岁的才人徐惠,却是直线上升,名号从“才人、婕妤、充容”直到最后为妃。两相比较,令得武则天倍感挫折。

从这期间比较著名的“狮子骢事件”,或可窥一点端倪。据说太宗有一匹名马曰狮子骢,性情暴烈,无人能制。当太宗向左右言及此马时,武媚娘向太宗说了自己的主张:“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据武则天后来自己回忆,太宗听后“嘉其志”。

但是当时才不过十几岁的小女孩,却不明白这“嘉其志”背后的含义,太宗对这个充满好斗和活力的女孩子固然欣赏,但她却显然不太符合他的审美情趣。从他亲自动手把武则天改名“媚娘”来看,与其说是对她的殊爱,也有可能是对她原来那个过于男性化的名字不喜欢。他更喜欢像徐惠那样含而不露型的,非是武则天那样过于好强好动的。根据后世留下对徐惠的描述来看,徐惠虽然也很有个性,但这个性却藏在温婉和顺的态度下面,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还有一些自抑行为。徐惠也曾为太宗征高丽和大修宫室上过谏言,与长孙皇后的为人很相似。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生女人很多,但是他最欣赏和看重的显然还是长孙皇后。在长孙皇后去世多年后,再得到一个行为气质酷似长孙皇后的徐惠,很明显地有移爱的心理。因此在徐惠得宠之相映下,武则天在后宫这么多年,实在有些黯淡。

俗话说“各花入各眼”,武则天的不合当爹的审美情趣,却入了儿子李治的心目。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嫡子,他的两个哥哥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夺位,两败俱伤,使得他渔人得利,做了太子。

李治原先并非做为太子而培养,再加上前头已经有了两个过于刚强的哥哥,使得他的性格略显优柔寡断,这令得李世民不是那么太满意。当时的李治比武则天小四岁,虽然也已经纳了太子妃王氏,另外还有些妻妾,但是应该来说都比他更年轻。在遇上一个年长于他又是性格强悍的成熟美女时,立刻感到无名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对于李治来说,和父亲的近身侍妾有一层亲密关系,也能够在因年老垂暮而显得喜怒无常的父亲面前,事先得点消息,测知喜怒,应对时,也能够更有把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