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册封使的季节(一)

赵彦昊对琉球国的服务态度总体来说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连伏波军的士兵每人一天有四升大米、三斤猪肉的供给,这对囊中羞涩的琉球来说是相当大的手笔了。

正在这时候,一个红头巾的差役跑进来,俯身在周国盛耳畔轻声说了几句,接着周国盛满脸谄笑道:“使者大人,今日乃是初五,敝国有二位官员前来作陪……”

“噢?这二位现在身在何处?”

“方才使者大人在天使馆中散步之时,二位大人已经到‘听海楼’静候了。”

琉球人只有两餐的习俗,不过为了照顾使者的习惯,今日特意加了一餐,赵彦昊心想这琉球国倒也是会办事,便叫上几个归化民干部一起去,“很好, 前面带路吧。”

“遵命。”

周国盛引着众人来到天使馆的院落最西侧一栋虽不加装饰,却看起很是精致二层中国式小楼,门匾上写着前两年明朝册封副使杨抡所书的“听海”两个大字。

顺着黄杨木镶地板的楼梯走上小楼的二层,只见四面的隔扇全部打开,楼前没有其他的高大建筑,琉球岛间的景色一览无余,远处山上的建筑在云气间时隐时现,微风吹拂,亦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两个琉球的官员连忙走上前来迎接:年长的官员看起来七十多岁,须发尽白,头戴紫色布,身着大青袍,脚上踏着一双木屐;年轻的官员看起来不到二十岁,八字眉,未到弱冠年纪所以只是歪梳着的发髻上插了一根金钗,却穿着大绿袍,地位看似在年长官员之上。

“羽地按司吴象贤叩见上国使者。”年轻人倒是先自报家门。

“仪间亲方麻平衡叩见上国使者。”接着年长的官员也回禀道。

“麻平衡?”赵彦昊一下子有了兴趣。这位麻平衡本是真和志切间仪间地头,不过却对农业极其感兴趣,因此曾经向野国总管学习种植甘薯的方法,并且推广到整个琉球;在琉球征伐中和尚宁王一起被萨摩军队掳掠至日本后,也不忘向两位日本的女性梅千代和实千代学习木棉的种植方法,并且在德川家康将琉球君臣释放回国后,将棉花的纺织技术带入了琉球。之后他还专门派人前往福建学习并且普及了黑糖的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