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进入新疆作战,因为是长途奔袭,为了保障部队的机动性。
郭松龄的部队舍弃了很多重装备,他这次来“只”带来了两个重炮旅。
分别是一个加农炮旅和一个榴弹炮旅,光是这两个旅每个旅的12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数量就达到了72门,两个旅加起来那就是144门重炮。
这个装备水平都快赶上冷战时期的苏军了。
冷战时期的苏军我们都知道,那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大炮兵主义的巅峰。
当然了,现在的国防军可没有当初的苏军那么厚的家底。
要让国防军赶上苏军的炮兵实力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
先辈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陈启民仿造解放战争时期的办法,将重型火炮集中使用。
至少先保证炮兵团以上的部队,其装备水平能尽量的向苏军靠拢。
就这样,两个在这个时代堪称是丧心病狂的炮兵旅。就这么出现在了卡塔诺夫的眼前。
不过,卡塔诺夫已经可以感到幸运了。
这毕竟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郭松龄的炮兵已经非常克制了。
他们在观测手和炮兵侦察兵们的指引下,尽可能不让炮弹波及到除苏军阵地之外的地方。
否则,如果让郭松龄的炮兵们放开了手脚干!
以这个时代的迪化城的基建水平,不用多,只要一个小时甚至只要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过后,迪化城核心区域之外的地方,可能都会被他们夷为平地。
至于说
卡塔诺夫是否真的感到幸运?
他现在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自家的炮兵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之所以这么弱,完全就是因为他们被陈启民给带偏了。
此时,苏俄炮兵正抱着自己的无后坐力炮挨炸!
卡塔诺夫不由得开始咒骂陈启民,如果不是因为模仿他,现在的苏军至于这么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