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过年(一)

寻鼎 朱砂 1895 字 7个月前

胡黄白灰柳是民间传说的五大仙,也有叫五大家的,分别是指:狐狸、黄鼠狼、刺猬、老鼠和蛇。尤其以前两者的名头更为响亮,胡大仙黄大仙之名,真可谓四海皆知,更流传着无数的故事。

“这种事我听得多啦。”管一恒满不在乎地一摆手。“都是瞎扯呢。最常听的就是黄皮子的事儿,哎,不是还有本书叫《黄皮子坟》嘛。我听的那些故事,跟书里的也差不多。老百姓的口才说起来半点儿不比文化人差,真讲出来的故事也玄乎得不行。看他们讲的时候一本正经的模样,比故事本身还有意思。最有趣的是,他们讲的故事里的角色,在真实生活中都是有的,而且仔细去打听一下,就会发现还有些微妙的契合之处,这种假做真时真亦假的本事,让你不得不佩服编故事的人超级武器库。”

“民间文化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自然会开出繁盛的花朵。”叶关辰笑着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又好奇地问。“你都听过了什么故事?讲几个给我听听。我对萨满舞倒是研究过,因为它的请神有几分借灵的意思。不过那种请大仙的,我一知道是假的,就再没注意过。”说到底,他从懂事开始就是不停地学习学习再学习,父亲根本也不让他浪费时间去关注那种明显是胡说八道的东西。

相比之下,至少管一恒在十四岁之前过得还是比较自在的。虽然也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但他还是半大孩子,仍旧有时间去玩耍。管家人并没有叶关辰父子那种紧迫的感觉,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而不会像叶关辰父子那般,时刻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正被豢养的妖兽在渐渐吞噬,因此只能不停地催着自己快些,再快些。

管一恒两眼看天想了一会儿,挠挠头:“明明听了挺多的,怎么现在能想起来的没几个?嗯,我记得有一个是说,有个男人小时候住在乡下,家里供了一窝黄大仙。这个人小时候脑子比较笨,读书不行。可是家里总逼着他读书,说你不读书将来就得种一辈子地,一辈子没出息。他有两个姐姐,读书都不错,可都是初中上完就到外地去打工,赚钱回来供他念书。”

管一恒才说了几句,叶关辰的眉毛就皱了起来,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轻轻叹口气。贫困的乡村,聪慧的女儿反而没有继续读书的机会,要出外赚钱供着成绩不佳的兄弟。家人不以为不公,兄弟安之若素,就连这些女孩自己也觉得是天经地义的。谁说人生而平等,不平等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这人好容易考上了高中,可是接连两次高考都落榜了。”管一恒知道这个故事听起来并不怎么愉快,暗恨自己怎么就偏选了这个,然而已经都开始讲了,也只好讲下去。“可是家里人都指望他出人头地,他就只能再准备复读。然而他自己都知道再读也还是考不上,整天愁眉苦脸,看着书就头疼。有一天他读书到深夜,出门在院子里溜达一下,忽然看见墙外边有个老头。”

“农村的墙嘛,很多都是矮矮的,那老头站着,才比墙头高不了多少。因为天黑也看不清楚脸,只觉得脸瘦瘦尖尖的,还有胡子。那人开始以为是小偷,走近了才发现是个干瘪老头,就问他站在自己家墙外边干吗?老头就说,这也是他家,当然可以站。”

“这老头就是他们家里供的黄大仙?”叶关辰笑了,听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得出来的。

管一恒点头:“是啊。这人开始不明白,后来突然发现老头屁股后头有条大尾巴,就突然想到了家里供的黄大仙。老头跟他说,按照他家的风水,灵气归女不归男,所以他读书不行是注定的事。”

“然后老头一定教了他转风水的办法是不是?”叶关辰笑着摇头。“后来他就考上大学了。”

管一恒讪讪地抓抓头发:“是啊,故事都是这样的么。后来这人悄悄把家里供的牌位换了,他不但考上大学,而且毕业之后进了政府部门,一路升官。可是他的两个姐姐却每况愈下,最后只能随便嫁了人。”

“这故事真没劲……”叶关辰喃喃地说。“可是民间的故事不都是应该惩恶扬善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