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名下奴仆多,有家生子有外买的杂七杂八的,像男子,年纪小的时候当小厮,年纪大点就在外院当个跑腿什么的,可镇国公府就这么大,使唤人也有数目。那些不那么出挑的,便就移到各处生意,或者镇国公府名下的庄子里去当差了。
在庄子里的,有点本事有点资历的混个庄头二庄头之类的小管事,没啥本事的就只能帮庄子做点杂活儿维持生计,再下层点在庄子里佃点地当个佃户,一家老小也有个嚼用。等后辈子嗣里头出个拔尖的,到时候送进府里好好侍候主子,说不定就能发达了。
家生子们,历来不外乎如此。
所以镇国公府名下能用的人极多,尤其这个也不需要什么本事,人干净整洁点,不那么木讷,手脚勤快,也就可以了。
沈二夫人见儿子兴致勃勃想折腾点小买卖,需要人手,啥也没说便吩咐下去了,下面管事挑挑拣拣,按着‘标准’选了四五十号人上来。
沈二夫人当然有问儿子想折腾什么买卖了,沈祁也没细说,只说吃了一样好吃的东西,想拿出去卖换点零花来孝敬长辈。见此,沈二夫人也没再问了,就当儿子一时兴起,折腾玩来着。
尤其沈祁也说了,这个本钱不需要什么本钱,平日里长辈赏他的加上自己零花也就够了,所以也不存在还要他娘给‘投资’啥的。
并且还能给镇国公府减负,要知道人多就得养啊,哪怕是个奴仆也是要吃饭的。当然,肯定不能白养了,所以就得有差事派下去。可好差事就那么多,如今已经饱和了,必然就会多出不少闲人来。
既然儿子能用,那就给用了,反正也不当什么。
于是,骆怀远和沈祁两个第一个小本买卖的生意就这么支起了框架。
骆怀远考虑做这个也不是没斟酌的,第一确实投入不大,顶多就是点肉钱佐料钱,哦,对了,还有那个用来烤串的长铁盒子也是要花钱的。铁质的东西历来不会便宜,一个差不多得一两银子左右,四五十个就得四五十两银子,再加上其他零零总总,二百两的本钱就起家了。
二百两换在平民老百姓那里,可是个大数目,换在勋贵子弟出身,确实不当什么。随便在街上看中个破石头说不定也不止这个数,别说骆怀远能凑出来,沈祁这熊孩子就能那处不少个二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