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秦寂就带着几个老人,在领地周围转悠了起来。
大家看着大祭司一会儿跑到这里,一会儿跑到那里,偶尔还会抓起一把土壤,放在手里揉搓,都不知道她到底要做什么。
终于,秦寂在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上,找到了一种黏性很好的红色土壤。
一般来说,这样的土壤里,会富含铁元素。
不过秦寂四处观察了半天,并没有发现裸露的铁矿床,也没发现任何有金属光泽的石头。
秦寂也不贪心,对她来说,能顺利找到陶土,已经非常不错了。
她一挥手,大家就开始拿着石锛,挖掘陶土,用兽皮兜着,带回了部落。
孩子们拿着石锤,把干燥的土块敲碎,挑出石子和干燥的草根,秦寂才突然想起,没有盛水的器具。
最后大家只好把筛选过后的泥土带到了溪边。
在地上挖了一个坑之后,秦寂把石板垫在坑上,只留一个生火的小口,之后就开始用泥土搭建简易的窑。
制陶需要的温度不高,只要泥土过关,制作一些简单的器具应该不成问题。
秦寂带着孩子们,开始用陶泥捏出一些杯子、碗、罐子一类的东西,之后就开始点火烧窑。
由于窑的体积不大,秦寂第一次制陶的规模也很小,每样东西只做了那么几个。
至于大批量生产,秦寂只负责解锁技术,剩下的由匠人们解决。
当原衡带着猎物回来的时候,就听见部落里传来激动的喊声。
“开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