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越诸事我也知晓一二,想必郕王之事与李公子有些关系。”
他微微点头。
顾先生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又道:“我将李公子接到府中,对南楚东宫打着控制的借口。想必李公子也都已经猜到。”
“是。”他再次地颔首。
“南楚东宫已经暗中派人前来接李公子。”说到这儿顾先生呵呵笑了,“李公子在南楚东宫的人应该早已将消息传来。”
李衡有些惭愧笑道:“未曾想这几年我在南楚安排的人,竟然都在顾先生的眼皮底下。”
“李公子误会,李公子安排的人我一直不知,直到几个月前太子妃命人暗杀一位叫许清和的客卿,我方知他是九楼旧人。暗中派人细查了他到南楚的作为,猜想应该是朝廷派来南楚。陛下虽然用九楼旧人但并不完全信任,只能是李公子安排的人。”
提到许清和,耿先生的目光中闪现几分肯定又有几分惋惜,让李衡摸不透对方的心思。
他继续道:“南楚皇帝虽然英明,但因年迈近几年又笃信佛教,对大周并无北侵之意,但太子与永王、襄王均野心勃勃,有北扩疆域之心,但均被压了下来。”
李衡也一直关注此事,南楚皇帝近两年对朝政过问少了些,许多事情都交给了东宫处理,已然有退位之意,但永王和襄王为了和太子争夺皇权,自不愿皇帝退位。
太子一天不继承大统,他们就有一天搬到东宫的机会,一旦太子继位,他们就是乱臣贼子。所以二人带头进谏并鼓动一批朝臣纷纷上书谏言,大赞皇帝春秋正盛、贤明睿智云云,以致皇帝迟迟没有决定传位太子。
这个局面对于现在的大周来说还是有利,一旦太子赵煜继位,必然和白狄南北呼应齐齐发兵大周,大周现在的情况,根本抵不住南北两大强国同时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