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页

宋飞雁尽到了提醒的责任,就不管了。

皇后也不傻,遇着皇帝轻描淡写说了几句,非常富有技巧,皇帝就没往心里去,还道,“难得她也愿意做些正事。”

果然,长寿撑了一个多月,撑不下了,管事苦着脸说账上没了银子。

长寿不信,翻看账本,看到米粮柴炭的支出高的惊人,她不由得道,“这般花费巨大,那福安是如何做得下去的?她从母后手里拿了多少银子?”

管事只能道,“福安郡主用的都是极差的米,且她秋粮一下来就开始囤米了,那时候价格并不高,而且她施粥每天都有固定数量,没了就得等第二天,咱们这米好粥厚,又是一天到晚不停锅,这花费……”可不是大了去了。

而且长寿心血来潮一吩咐,底下的大小管事不得跟着揩油,这么好的米,那些乞儿样的人配吃么,那就掺杂了来。

即便是掺杂的,只要粥厚,来的人就多。

长寿吃不消,只能吩咐米的质量往下降,然后这py就越来越走样,她说降一点,底下就降一大截。

她说稀一些,然后这粥就能照得出人影,她说施舍五锅,底下就成了五锅刷锅水,然后这米里还掺杂了小石子等物。

于是前来吃粥的人就开始嘀咕乃至抱怨,负责施粥的管事可不会对这些人露好脸,那骂的叫一个欢畅,“狗东西,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癞皮狗一般的东西,嫌不好就滚,别来这里讨饭吃!”

城里施粥的又不止长寿公主一家,于是这里就没人来了,而且人人都说长寿刻薄,施粥就是买名声,饶是长寿花了大钱,最后还落了个骂名。

皇帝知道后又被气着了,皇后装模作样叹气,“我早就提醒过陛下,只是长寿又不是我生的,且她也已经嫁做人妇,我是不好多伸手的,但凡她愿意问一下福安,也不至于闹得如此难看。”

皇帝摆摆手,“别说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