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阮梅梅因为大仇得报而产生的百般倦怠,意兴阑珊,没过两天,就烟消云散了。
当她第一次牵着年幼的泰安帝走过长长的汉白玉阶梯,登上金碧辉煌的雕龙高台,站在威严华美的龙座一侧之时,阮梅梅的心中,再次充满了儿时那种想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野望和渴慕。
御座高台之下,是群臣叩首,高呼万岁,御座高台之上,是风光独揽,睥睨四海。
季严凌很快就察觉到了阮梅梅心态的改变,悄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清晰地意识到,他的对手又回来了,往日里的针锋相对,博弈试探,今后,恐怕会继续上演了。
大朝会上,季严凌立在人群之首,他并没有向泰安帝俯首叩拜,只是神色淡淡地站在大殿中央,同阮梅梅隔空相望。
“诸位爱卿平身,给摄政王赐座。”
泰安帝稚嫩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想起,仔细听,还能察觉到其中的紧绷和忐忑。
这孩子最近一个月过得十分辛苦,既要为先皇守孝,又要跟着阮梅梅安排给他的老师们学习各项礼仪,当然,他的课业也不能疏忽,因为身份的改变,教导他的大儒先生换了一批,学习的内容也更多更深了。
今天,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三次大朝会,诸事已定,权责分明。
季严凌成为总理朝政的摄政王,手握虎符,阮梅梅负责京师内外的安全和监察之责,掌控了绝对的军事力量。这二人达成合作的协议后,再没有第三方力量可以抗衡反对,至此,泰安初年的朝政格局就这样稳定了下来。
散朝后,季严凌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宗亲老臣交流完一些要务后,并没有立刻离开皇宫,而是去了宫内为他准备的一处宫殿,准备继续处理今日的政务。
当摄政王浩浩荡荡的车撵王驾停在宣德殿前时,阮梅梅已经在殿内等了一小会儿了。
季严凌看到访客,挑了挑眉,心想这位贵客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今天竟然愿意提前过来等他,可见,一会儿要商谈的事情不会简单。
“最近难得见到阮大人,今天倒是个好日子,阮大人,可愿意和严凌品一品今年的新茶”
阮梅梅起身,随意地抱了抱拳,算是和季严凌见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