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子也好,何屠夫也罢,都不可能被名门望族接受,在这种情形下,避免给他人借口才足够精明,至少在没有足够政治影响力之前,废掉刘辩并不是件多么英明的事情。
他不是个小白,知道借口只是厕所里的纸,想要多少都可以,在皇帝刘宏病逝后,此时的天下必然需要一个权臣来震慑天下,四世三公的袁家也好,屠夫子何进也罢,或是过江龙的董卓,后起之秀的曹操、袁绍、刘备……等等,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实力强大的权臣来震慑天下。
权臣的出现是注定的,而这也是原罪,仅从章和二帝之后的历代权臣大将军无一例外的家破人亡就足以证明一切,与废不废帝无关,只要董卓想要做权臣,就一定会有“清君侧”的关东诸侯,这与废不废帝的结果并无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正义与否”的问题。
不废帝,关东诸侯就是叛乱反贼!
废帝立帝,关东诸侯清君侧就是铲除篡逆董贼的大忠臣!
内心里不愿意董卓废掉刘辩,至少不是现在废掉,对于他来说,是不是被朝廷上的文武大臣们歌颂什么的都是屁事,只有彻底掌控住了雒阳内外所有兵马才足够稳妥,而这却需要时间,这么急着废掉刘辩,只会刺激各州牧、太守、将领立即起兵造反,这对于刚刚进入雒阳朝堂的凉州军是极为不利的。
根基不稳就需要更多时间来夯实根基,而不是这么急着刺激他人造反。
谷闖
借口是厕所里的纸,想要多少都可以,但这是在“有利”情况下,是图谋不轨的人看到了对自己极为有利情况下,才会动用“借口”作乱。
与权臣的斗争一直伴随了大汉朝四百年时间,各地州牧、太守与董太师激烈争斗,甚至出兵讨伐是必然结果,也正因为自刘邦建立汉朝后,权臣就从未断绝过,从上之下也都习惯了“权臣”的事实,只要董卓不废帝,虽然各诸侯与董卓争斗,甚至出兵攻打,他却坚信,这样的“造反”强度很低,绝对不会达到“十八路诸侯”的程度!
从上之下都已习惯了“权臣”的存在,造反的时间就会大大向后推迟,诸侯造反的数量会最大化减少,造反的强度会大大减少,即便如此,造反者内部还要面临上下一心的问题,还要面临领地内百姓、兵卒质疑的问题。
董卓废不废帝,只要成为权臣,都会面临无数人不满、起兵作乱的问题,都会成为另一个“祸国阉党”之流,正如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当政时,曹操当政时,同样会有无数人不满、咒骂、反叛……
结果没有什么不同,但废掉刘辩却会让董卓或是凉州武人集团处于浪口风尖上,会让凉州军还未在朝堂上站住脚跟就面临无数刀兵箭雨,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可董卓已经废帝了,他又能如何?
与董卓写了封信件,同时也让人八百里送信董瑁,至于公主刘妍、崔钧听不听劝,是不是一心要跟着郭胜、董嗣忠前往雒阳,他反而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