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难道不更应该讨好你我?”廉颇惊异的看着自己的好友,似乎在纳闷儿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一贯比他有更多弯弯绕绕的蔺相如没看出来,“我是大将军,你是赵国的相,他讨好你我,岂不是一步登天?”
“要多坚毅的孩子,才能在这么小的年纪里成为细作啊。”只一眼,廉颇就看出了蔺相如的担忧。这让他感觉有些好笑,“放宽心,左右过些时日我就要顶李牧的职了,就算他再怎么能耐,也没法从边关闹出什么事儿来。”
说到这,廉颇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光去说他了,还未谢过你这几日的奔波。”他眼中闪着兴奋地光芒,“在邯郸这些日子老子的骨头都软了,且等老子到了北边儿,杀他几个回合回来给你邀功!”
看着这样兴奋的廉颇,蔺相如原本满是算计的心被压下了几分:“我会劝着王上的,该给你们的我尽量不短了你们的。”这是他能给出最大的承诺了,“只是你也要小心,太子偃并不是那么信任你我。”
“有了军功,且看他还敢说什么!”廉颇乐观极了,“等我把那小鬼扔到战场上,是狼还是兔子,是活的还是死的,就一清二楚了。比你在这里忧心,坐在这里算计来算计去,可要干脆的多。”
“之前可也是你说,他是个好苗子的。”蔺相如举起酒杯,轻轻碰了碰廉颇的手中青铜酒杯的杯壁,“若是你真有心栽培他,可要记得让他记你的人情。”
酒杯相撞发出了清脆的声音,而杯中酒液摇晃出了杯壁,落在了桌子上。
“多少好男儿成了黄土,还差他一个不成。”廉颇收手,将酒一饮而尽,“就冲着他对那些蛮子的态度,只要他愿意守住我赵国北方的土地,那以后他和太子偃之间的造化如何且不提,便已经不枉费我栽培他一场了。”
“况且还能想着求你给那叫喜的小子谋个学习君子六艺的资格,可见也是个记恩的。”
蔺相如轻笑了一声,几乎是和廉颇同时翻转酒杯,向对方示意杯中已空。
作者有话要说:春秋战国喝酒的盛酒器其实不叫‘杯’,不过大家知道就好,因为贵族们对于喝酒的各种用具实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得有□□种——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我大华夏是个十分在意享受的国家了,喝酒都有说头。
哈哈说到喝酒,我姥爷喝酒也是有说头的(实际上我姥爷干什么都特别喜欢有个说头)。他基本上每天一两酒劝都劝不动,你要是劝他他还会说‘一天一两酒,墙不走我走。一天二两酒,我不走墙走。’简称——没到二两,我还没醉,还能再喝,干!(我姥爷身体贼棒,遛狗比我家泰迪走的都快和稳的那种。日常diss泰迪,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