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邯郸的贵族和边关的老人有一方在撒谎,又该是哪一方呢?
“这都是公子的功劳啊,”老人忽然想起自己是不是刚才顺嘴喊了声小将军,像是遮掩什么一般赶紧补充道,“若不是公子,我们有哪里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这是他的真心话,自然说的也格外虔诚。
正说着,老人便领着嬴政和蒙恬来到了山寨门口聚集人群的最外围,越过层层叠叠的人头,两人也终于看到了村民们在欢呼的对象究竟是什么——那是一只人手一只牲畜,便是没有牲畜肩上也扛着大袋子的士兵们。
“看起来这一次小将军收货不小啊。”早就站在此处的另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咧嘴笑了出来,这拄着拐杖的老人比之前带路的那位年纪更大,如今连行走都要靠着拐杖了。可就算这样,他也出现在了这欢呼士兵归家的队伍中。
“可不是,”先前领路的老兵笑着回应,“难怪小将军先一步赶回来下令封关,也不知他们这次到底遛狗遛到哪里去了。不过这个冬天倒是有好东西吃了,运气好还能再守一波——小将军不是想要面新盾么。”
“那也得老鳏夫能给他打出来才行啊,这都在窑子里守了大半年了,不还没出来呢么。”另一侧的老头子也插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笑,“我看到我家那小崽子了,没缺胳膊少腿儿,不错!”带着骄傲和炫耀,“就是不知道他弄到什么好东西了没。”
“你家小子孝顺,短不了你的。”听见同村老人的炫耀,其他人也纷纷扭头聊了起来。他们货真或假的抱怨着自家的孩子,脸上却无一例外都是骄傲的神色。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嬴政扭头看向蒙恬:“注意到了么?”他压低声音,示意蒙恬去看此刻还没完全见到尾巴的队伍,“那些东西上的标志。”
就如七国都有自己的特色一般,关外的每个部落也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先前被牵进来的那十几只温顺的牛羊马不算,马上拉着的那些袋子,和一看就是从帐篷上拆下来当临时袋子的布料上,可有着游牧民族特有图腾的。
蒙恬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刚才注意到的事情告诉了嬴政。尔后他神情复杂的看着这支队伍:“如果如您所猜测的一样,那么这些年秦国边关忽然多出来的那些匈奴和羌人,就有新的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