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就好像秦人算计张良,让旁人看到张良可以决断他人命运的计谋一般,张良不过是反击了一把:“况且将军不还有个雁北呢么,”一语道破了许多六国旧臣都没能想明白的事情,“雁北,是将军真正的底牌吧。”

至此,白舒才算是真的认为张良是想要与他谈,而不是做个假象传消息出去:“你想问什么?”

“将军真的信么?”张良步步紧逼,“有一日这平民百姓也能人人念书识字,也能步入朝堂为官为将。有一日,这天下只会有一个名字?”

“若你不信,”白舒反问,“又为何要来问舒?”当张良真的问出口时,说明他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开始认同给出的答案了,“若你不信,便是舒有千百般理由,也不能说动你,那说来又有何用?”

如此狡猾的答案,引得张良一声笑:“若是韩非先生见到将军,定然是会因为知己的。”他提起了故人,“不过想来既然始皇对韩非先生万般推崇,又与将军交好,那将军与韩非先生也是可交的。”

白舒不置可否。

“如此,良有最后一问。”张良的眼里有光一闪而过,“若赵王贤明,若赵嘉为王,那先生依旧会站在秦的一边么?”

这个问题好像似曾相识,以至于白舒连想都没想,变已经有了答案:“赵嘉不适合为王,”他看着张良诧异的表情,停下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昔年舒奉命讨伐楚国,秦国近七成兵力皆在舒之手。”

张良自然知晓这事儿。

“陛下从未对舒有疑,便是后来你将舒的身世捅到了朝堂上,也是陛下力排众议保了舒,继续在阵前为将。直至今日,他为秦皇,雁北也从未收回过。”那是他昔日能挺直腰本对秦王说话的底气,如今虽然底气弱了,但依旧是他的后牌。

嬴政不是不能管,他只是懒得管,并且稍微有些乐见其成的模样。

这天下除却嬴政,再也没有第二个君王,能如此心大的将大半基业交给有他这样身家背景的人手中了。

张良想起了韩王,想起了年幼时父亲与祖父对坐在烛台下,满脸的忧郁与愁苦,等他恍悟之时,才发觉苦涩与嫉妒攀附在了他的心脏上:“的确有《素书》,”他说,“黄石公将书交于良后,与世长辞。”

所以书用于不用,给与不给,皆是他一人说了算了。

而如今,他有了决断:“望将军好好利用,张家祖辈皆为韩国之臣,算是有些底蕴。”他呼出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一直以来吊在心中的石头,将一处地处秦土,无人知晓为韩国国相所属的宅子所在,告诉了白舒。

既然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白舒也没了和张来那个继续杠下去的想法。他压在剑上的手指稍稍摩擦了一下剑柄,抬脚转身。